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香港:富裕而辛苦的城市
· 母亲的粽子
· 不夜港、不夜城!
· 房客和房东
· 回·家·的·路
· 香江之魅
· 香港,我和你很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母亲的粽子
■陈亦权
  那天接到友人短信,翻开一看是“端午节快乐”几个字,这才猛然间想起,又是一个端午节到了,要吃粽子了!细细想来,已经有好些年没有去仔细品尝粽子的滋味了。

  小时候每到端午,母亲会先将粽叶和粽线准备好。家乡少竹,村里仅有的几株细竹种在村边小溪滩上,枝细叶碎,顶多也供村人砍根把钓鱼或做牛鞭用,而要裹粽子是派不上什么用场的,所以家乡的粽叶都是从外面贩来的。至于粽线,最好的东西应该是棕榈叶了,不仅牢固结实而且暗溢清香。在端午的前一天,母亲将粽叶泡进水里,另将糯米也用冷水浸泡起来,然后到种有棕榈树的人家里去剪一些棕榈叶撕成条状。到第二天取出糯米粽叶沥去水分后才开始裹粽子,一个粽子一般都在两三张粽叶之间,先取一张粽叶折出一角,铺进一些糯米后再放进猪肉、佛豆仔等料,然后再添一些糯米进去,接着再加上一两张粽叶裹紧,缠上棕榈线绑紧就可以了。母亲还会另外准备一些香烟般长短的麦秆,那是因为母亲除了要裹肉粽外还要裹甜粽。肉粽基本上是用猪肉佛豆之类,而甜粽则似乎要丰富许多,赤豆沙、板栗、地瓜等等都可以,风味各异。家人多以咸食为主,偏我独爱甜食,所以母亲总是会特地为我裹一些甜的粽子。在裹甜粽的时候,母亲就会在外面添一支麦杆上去,这样就可以区别出来哪些是咸的哪些是甜的了。

  粽子一般都是四只角的,在我的记忆里,母亲除了会裹普通的四角粽外,还会裹三角粽。每次裹粽时,母亲总是会将最后剩下的几斤米用来裹一些三角粽,三角粽的个头很小,几乎只有半个拳头那么大。三角粽的原料都是一样的,可吃起来的感觉却似乎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吃那几个角的时候,细细的,很容易塞进嘴巴里去,一口咬下去,连嘴唇都可以不碰到粽子,嚼起来除了好吃还很好玩。或许正是因为这吧,我特别喜欢吃三角粽,现在想来,这大概是因为小孩子对零食特有的偏爱吧!尽管那时候没什么零食的概念,但是三角粽那小个头和奇特的外观,或许正满足了小孩子在潜意识里对零食的渴求。

  端午节这天,老家一带的风俗是不烧晚饭的,光吃粽子。我家当然也是一样,母亲能把时间扣得很牢,基本上在傍晚前能将粽子裹好并且下锅煮了。小时侯家里的灶头是砖土褙的,锅子也很大,一锅可以煮很多。母亲习惯取一些干的稻秆用水淋湿垫在锅底,然后再放入粽子、加满水,母亲这才开始坐到灶下生火烧。母亲煮粽子的时候,似乎不像裹粽子时那么认真,总是一边逗着我玩一边烧火,但是她动辄往灶孔里扫去的目光让我感觉到母亲的专注。煮粽子的时候总是让人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阵阵夹杂着粽叶、棕榈叶、糯米、稻秆等香味的热气从锅盖的边沿冒出来,香味四下飘散开来,让人舍不得走远半步,生怕刚一走开粽子就熟了似的。母亲看到我这样的神情,则总会催促我出去玩一会儿,母亲说小孩子不能站在锅子旁等吃的,否则长不大,即便长大了也没出息。而我则带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态出去找小伙伴去玩,不知道是因为大家几乎都在一个时候煮粽子的,还是我实在太挂念着母亲在煮的粽子了,我感到无论走到哪个弄堂小巷,到处都飘散着淡淡的粽香。

  尽管惦挂着家里的粽子,但是小孩子一玩起来往往是一下子就忘记时间的,等我回到家的时候,母亲往往已经把粽子煮熟了。母亲煮熟粽子后总会先取两三个三角粽出来,放在一边凉却,这粽子凉却哪儿有这么快啊?外面看似不太热了,里面还烫着呢!我每次都是迫不及待地剥开来往嘴巴里塞,一口咬下去,烫得张大嘴巴哇哇直叫,已经放学归来的哥哥姐姐则幸灾乐祸地在一旁看着我,坏坏地笑着。吃热粽子对我来说,其实是一时的新鲜而已。其实,我更喜欢吃冷粽子,粽子煮熟后,母亲会把粽子连水储进大缸,这样粽子的水分不仅不会散发掉,而且还能使糯米更加充分地吸收粽叶和稻秆的香味。尤为重要的是,可以延长粽子的保质期。冷粽子因为不再烫人,所以能更加清晰仔细地品味其中的味道。所有的香味里最特别的当属是稻秆的香味了。稻子生在夏季收在夏季,本已带有很浓的太阳气,而且割下后还暴晒过,太阳气就更浓郁了。煮过后的稻秆会把这些气味融进水里,渗进粽子里,带着这香味的粽子是我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吃到过的。直到前些年,我在杭州吃到了一款“稻香仔排”的菜,其制作过程就与母亲的粽子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只是添加的调料似乎太多了些,使这天然的太阳气有些失真了。

  长大后终日忙于生计,端午节的概念也逐渐在脑海里失去原本动人的色彩,而母亲也已早早地离我而去。又是一个端午节,妻子很贤惠地买了几斤糯米和粽叶说要裹粽子,结果捣鼓了半天,终究还是以失败告终,最后不得不倒入电饭煲扎扎实实地煮了一锅糯米饭,这才避免了将这些糯米倒入垃圾桶的惨局。吃着妻子做的糯米饭,我突然想,母亲,又何尝不是我记忆中的粽子,用香糯人生为我包裹了整个美好的童年记忆。

  

  [作者简介]陈亦权,男,祖籍浙江金华,在杭州、兰溪做过11年厨师,边打工边写作,出版过个人诗集《感伤言辞》。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5 母亲的粽子 ■陈亦权 2007-6-29 48256F32002924A6482573000028CCD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