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只要集体经济还在,
就应该向村民提供福利”
· 一个乡村卫生站的公共医疗实践
· “不管外界怎么变,
对村民有利的安排要坚持”
· 医生收入与处方不挂钩
· 村民的医疗福利享受了38年
· “做一个真正的医生,绝不变成商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只要集体经济还在,
就应该向村民提供福利”

  活得有点“怪异”的城西村卫生室,在1985年遇到了危机。由于城西村的集体经济碰到了困难,作为村里最大的一项支出,对卫生室的投入面临考验。同时,包括药品在内的物价上涨造成的成本压力日益增加。

  于是在第二年,合作医疗资金涨到个人和集体各出10元。就在这一年,在村卫生室看病的报销比例从原来的70%降到40%,但上不封顶,这个政策一直执行到现在。

  2002年,个人出资又涨到20元。即便如此,村卫生室仍必须依靠村集体经济的输血才能维持。

  沈根观说,在1996年,全国的医疗机构都在市场化,加上药品涨价不断,曾有一位上级领导看城西卫生室“亏钱太多,办不下去了”,于是向村里建议放弃这项制度。

  但这个提议遭到了时任城西村支部书记张祥明的抵制。张祥明认为,作为村里向村民长期提供的最大宗的福利,只要集体经济还在,就应该向这方面倾斜投入。钱不够的话,宁可其他方面少投点。

  对于当初能保留下来的原因,现任村委会主任王建生说,一方面是当时村里的经济基础提供了支持,同时当时的村里领导人认为医疗卫生服务是个人没法承担的,必须集体多挑些“担子”,因此免于这项福利制度的取消。

  王建生今年47岁,在成立城西卫生室时,他9岁。这一生中的绝大多数看病经历,都是在这个卫生室里。

  “而在村民享受了这项福利制度后,村里的领导班子无论如何换人,也没有人愿意在这方面做出改变。”王建生说。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普遍推行后,城西村民每年交50元,即可享受13%的门诊报销额度。这样,城西村民相当于享有两种医疗体制,一种是全国推行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另一种是村里的合作医疗待遇。

  实际上,对于慢性病人来说,这样的制度有着特别的意义。有些药要终生服用,要让村民个人掏钱,恐怕时间一长就会陷入困境。

  2002年,城西村与临近的姚桥村合并。当时许多城西村民心里都有顾虑,怕两村合并后,村合作医疗制度会被取消,因此反对合并。在事后表明,这个担心没有变成现实。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只要集体经济还在,
就应该向村民提供福利”
2007-6-28 浙江日报000102007-06-28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