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远未来临,象牙塔内的学子们就在纷纷为这个夏天出谋划策,蠢蠢欲动了。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十周年之际,团省委和浙江日报联合发起的“共创和谐,从我做起”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意实践竞赛,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响应。团省委学校部副部长王尧祥告诉记者,从目前全省36所高校筛选递交上来的900多份创意方案来看,有很多可喜之处,可喜并不是说创意方案多么出人意料,多么宏大高深,而恰恰相反,可喜来自于创意方案的小、细、深入,来自于大学生慢慢养成的关注社会留心身边细节的眼光。
发现身边事——和下沙工友们交朋友
在900多份创意方案里,这样一份方案并不醒目却颇具代表性,它的名字叫做《杭州下沙外来务工者生活工作状况调查及亲身体验行动》。7个来自杭州下沙一所高校的大学生说:“暑假我们要和下沙的工友们吃在一起睡在一起,交朋友。”
众所周知,杭州下沙是省内最大规模的高教园区,也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生和外来务工者成为下沙的主体人群。这支团队的发起人、计算机系的大二学生唐燕斌告诉记者,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已经和不少打工者交上朋友了,学校的保安、清洁工都是他的朋友,现在他们想把这样的交流扩大化,利用暑期走到周围的建筑工地去,和工友们一起干活、吃饭、唠嗑,也可以邀请他们到学校来打球看电影。
无独有偶,同在下沙的中国计量学院有一支小分队,叫“下沙街道工友义诊小分队”。小队长黄蓝说,他们将协助门诊医务人员为在高温下工作的下沙工友们量血压、做体检,介绍日常疾病的预防,赠送清凉油、扇子、肥皂等生活用品。
“并不是说非要到那些劳苦边穷的地方才有意义啊,我们身边其实就有很多事情值得做,而且从性价比来看,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因为我们对身边的情况了解,能够对症下药,况且成本低,我们可以花更多时间用心去做。”正在图书馆复习考试的唐燕斌言简意赅地告诉我他选择留在下沙度过夏天的理由。
和唐燕斌想法一致的学生不在少数,仅在下沙高教园区的14所高校,就有几十支队伍近千名学生,有的打算为下沙的出租车司机培训英语,有的要对下沙的公共交通问题作调查,有的打算陪下沙民工子弟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有的干脆在校园里开展感恩活动,征集对宿舍阿姨、清洁工人、图书管理员等等的感谢话语。在全省范围内,来自身边、服务本地的创意方案同样不胜枚举,它们不出挑、不张扬,一件件身边小事累积在一起,却叫人期待。
他们需要什么——告诉农民兄弟什么是基金
这个夏天,更多的学生还是和以往一样,要走出去长见识、增才干、受教育,那么走到哪里?做些什么?服务的对象是谁?当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进行到第十个年头的时候,这些问题都遇到了瓶颈,有时候听到地方来的抱怨,大学生一拨拨来,接待都来不及,甚至有的学生走马观花,盖了印章就完事。这种流于形式的苗头让人担心。
不过,这次大学生主动提交的不少创意方案让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有了突破瓶颈的可能性。来自浙江财经学院金融系的学生李陈云递交了一份题为《“开放式基金”在农村的推广》的方案。这个团队的7个成员全都是金融专业的学生,他们将服务地选在了温州苍南金乡镇的河尾垟村,在那里,他们将告诉村民,什么是基金,什么是股票,怎样增加理财收入。
“我们团队里不少都是农村来的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之后都感觉到城乡理财观念的差异特别大,农民手里有余钱也只会存入信用社。现在理财品种这么多,而农村理财市场却处于完全被忽略的尴尬位置,来自农村的储蓄存款占全国城乡储蓄总额的20%以上,但是这部分资金收益很低,农民非常需要有人来指导他们进行稳妥的多元化投资。”队长李陈云告诉我,他们团队里的一个成员就是河尾垟村人,等到期末考试结束,这个同学将提前回村打前站,随后他们将挨家挨户调查村民的资金余额、理财情况,推广现代理财观念。
黄宽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他的方案和李陈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夏天,他打算带领一支15个人的团队到离家乡不远的仙居县朱溪镇,教当地的农民学习简易保健推拿手法。据黄宽了解,当地还有8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田间劳动,其中绝大部分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肌肉劳损和关节疾病,日常疏于治疗。“如果每个村民都能掌握一点基础保健推拿按摩知识,我们就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妻子帮在外劳作的丈夫推拿,儿女能帮年迈的父母推拿,邻里之间也能相互帮忙,及时缓解病痛。”黄宽绘声绘色地向我描述他们的方案,他们还打算将简易推拿按摩手法刻录成光盘,送给当地村民。
同样思路的创意方案还有不少,我发现一个百人以上的“民工大学”建设团队,打算利用这个假期给民工兄弟们开设文化自选课;我还发现摄影专业的几个学生,打算拿着相机给常年不回家的民工兄弟拍出高质量的照片,做成明信片寄回老家……找准细节发挥专业优势,这样的创意扎扎实实不掺水分,怎能不受欢迎?
指向心灵深处——送临终关怀“撞了车”
在900多份创意方案里,有两份惊人的相似——来自浙江理工大学和浙江财经学院的两支队伍,不约而同地将视线投注在临终的老人和患者身上,在炎炎夏日里开展“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就是为生存时间有限(一般少于6个月)的老人或者患者提供适当的护理和关怀,使他在余下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浙江理工大学“临终关怀”的发起人言丹萍告诉记者他们的想法,“现在城市里都是独生子女,以后的空巢家庭只会越来越多,对临终关怀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强烈,而目前浙江省范围内还没有建立起专门从事相关服务的机构和团体,我们要做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第一个从事临终关怀的团体。”
“什么?这么窄的创意都有人想法和我们想的一样?”当浙江财经学院“临终关怀”的发起人虞莎莎得知有人和他们一样时,有点失落又有点高兴,“把他们的联系方式告诉我,我们可以一起做啊。”
目前,两支队伍分别联系了浙江省肿瘤医院和杭州市红会医院,“联系的医院都很欢迎我们,护士长对我说她们长期和病人打交道,会变得麻木缺少同情心,我们的到来正是她们需要的。”言丹萍的语气激动又紧张,6月29日他们就会开展第一次活动,“临终关怀最重要的是心理的抚慰,我们将会和病人们一起倾听分享,给他们讲故事、读报纸、听音乐,帮助家属进行简单的护理工作,当然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聊天这一块,我们查找了很多临终关怀的实例,觉得可以先聊孩子,这样比较好沟通,然后再说些轻松的话题,讲讲笑话。”
不知道言丹萍、虞莎莎他们提供的“临终关怀”能不能让病人、家属们满意,但是无论如何,他们的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关注人的内心需求。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了这一点。有的学生打算调查乞讨儿童们的内心世界,有的学生打算不露痕迹地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交朋友,有的学生打算到农村去开设免费的心理咨询,还有不少学生打算利用这个夏天深入乡村,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农民兄弟们一起“种文化”,“我们想好了,‘种文化’要种就要种到农民的心坎上,在他们的心灵里生根发芽,这样才能茁壮成长啊。”中国美院一位书法系的学生这样说。
“真正深入心灵的实践才是成功的。”在采访中,不少学生拿这样的标准来要求即将到来的暑期社会实践,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