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 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
· 巨龙卧波
见证创造力
· 全球跨海大桥集萃
· 喜看天堑变通途
· 初期北岸桥址
· 架设首片箱梁
· 北航道桥鸟瞰
· 北航道桥合龙在即
· 吊装最后一片箱梁
· 全线贯通
· “为大桥建设作贡献,光荣!”
· 大桥经济跨海而来
· 打下第一桩
· 他们就是一个个坚挺的桥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巨龙卧波
见证创造力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感怀

张永贵
  这是一个定格历史的节点,这是一个震惊世界的瞬间——2007年6月26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北航桥正式合龙。

  跨越杭州湾,这是钱塘江两岸无数人几百年的梦想。为了这一时刻的到来,我们一直在期待。杭州湾跨海大桥,从酝酿筹建到前期勘测、从技术论证到全线贯通整整十四载。十几年来,为跨海大桥付出心血和汗水的人们,为中国桥梁事业曾孜孜不倦工作过的人们,所有付出的心血与汗水在这一刻得到馈赠。

  我们曾无数次回眸杭州湾,每一次都惊艳于她的奇伟壮丽,惊叹于跨海大桥的多项技术创新与世界纪录。更撼动我们心灵的,是建设者们改造江海再造乾坤的魂魄。今天站在南岸,极目远眺矫若游龙的跨海大桥,我们见证的是奉献,见证的是创新,见证的是国力。

  大桥横空出世,传诵着可歌可泣的奉献之歌。660多个桥墩,36公里的跨越,刷新了人类跨越海洋的纪录,也将成为世界桥梁史上一座新的“珠穆朗玛峰”。大桥一桩一架一墩都铺垫出一抹生命的本色:敬业、奉献、牺牲。火热的工地上,近万名施工人员栉风沐雨,含辛茹苦,吃住工地,舍弃长假;为了“世界第一架”,一位工程师短短三个月头发白了一半,架好第二天他却倒下了;为了赶工期,一批青年技术人员婚期一推再推,在工地上举行简单的婚礼……这些说不尽、道不完的感人故事,宛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所谱写的无私奉献华章,化为一道绚丽长虹,凝聚起中华民族奋发复兴的巨大动力!

  大桥成功合龙,镌刻着可敬可佩的创新精神。在杭州湾架设大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困难是创新最充分的理由,积累是创新最坚实的基础。在风、潮、流、沼气等世界性难题面前,各路专家聚了一批又一批,各种试验做了一遍又一遍,各种分歧讨论了一次又一次,工程议案改了一稿又一稿。面对技术复杂、条件恶劣、任务艰巨的严峻考验,大桥建设者用智慧和科技,不仅有250多项技术创新,还创造了第一长度、第一“架”、第一“放气”、第一“定海神针”、使用寿命100年、架设运输重量等多个世界之最。建设跨海大桥过程锤炼的自主创新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杭州湾,激荡于江海间。

  大桥全线贯通,见证了可喜可贺的兴盛国力。从静态的数字看,跨海36公里,上百亿元的投资,节约成本11亿元,短短43个月竣工,规模、效率与速度让人感喟:没有雄厚的国力,就没有这人间奇迹。从动态的发展看,杭州湾位于改革开放最具活力、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建设跨海大桥,大大缩短宁波与上海的陆路距离,对于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重大的战略意义。跨海大桥的建成,必将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投资商机,交通出行更加便捷,也多了一道美丽的旅游景观。横亘在杭州湾的跨海大桥昭示世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胆魄、有能力不断创造奇迹,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跨越天堑,跨越梦想,跨越时空,我们为昨天而赞美,因为她的建成向世人再次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我们为今天而讴歌,因为这一巨龙已经升腾飞舞;我们为明天而期待,因为这一绮丽飘带将寄托新的希望,展示新的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特别报道 00006 巨龙卧波
见证创造力
张永贵 2007-6-27 48256F32002924A6482573050032A27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