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 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
· 巨龙卧波
见证创造力
· 全球跨海大桥集萃
· 喜看天堑变通途
· 初期北岸桥址
· 架设首片箱梁
· 北航道桥鸟瞰
· 北航道桥合龙在即
· 吊装最后一片箱梁
· 全线贯通
· “为大桥建设作贡献,光荣!”
· 大桥经济跨海而来
· 打下第一桩
· 他们就是一个个坚挺的桥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为确保大桥建设进度,慈溪市海星村160户农民仅用了1个多月,全部拆迁完毕——
“为大桥建设作贡献,光荣!”
记者 周松华 慈溪报道组 卢萌卿
  今天下午14时许,慈溪市海星村党总支书记王惠张再次来到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工地,放眼远眺即将贯通的大桥,王惠张心中格外自豪。作为大桥工程的拆迁户,他是全村第一个签订拆迁合同的农户。在他的影响下,全村160户村民仅用了1个多月,就全部拆迁完毕,为大桥工程“让路”。

  海星村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南端,大桥南岸连接线穿村而过。2005年3月,因南岸连接线工程需要,海星村有160户村民需在2个月内拆迁完毕。可当时村民安置新房尚需半年才能完工,拆迁户将因此变得无“家”可归。这样的拆迁,农民兄弟会答应吗?过渡期内他们住哪里?眼看工期临近,村干部心急如焚。此时,村里的老党员、干部纷纷向村里主动请缨,要求率先拆迁给大家做个榜样。

  78岁的张定山是村里的老党员,原本1家6口人住在一幢两层小楼里。由于拆迁他们只能到一处60平方米的平房内,暂住半年,而且还要挨过一个炎热的夏天。老张回忆说,为了拆迁问题,他召集全家人开会,大家一致认为:“建大桥,是我们长久以来的梦想,做出一点牺牲值得!”于是,第2天,老张主动来到村委会,签订了拆迁合同。在第一批签订的合同中,党员、干部占了近一半。

  有了党员、干部带头,村民们逐渐打消了顾虑。村民俞申根听说自家的老屋需要给大桥建设“让路”,他连夜从杭州赶回家中,亲手拆掉了花费多年心血才建起来的房子。村里的承包大户章启郎,还将10多亩承包田里的瓜果、蔬菜转移,方便施工单位顺利进场、搭建驻地。

  为帮拆迁户们渡过难关,海星村其他村民也纷纷伸出援手。村民钟杏水主动腾出了2间房子,盛情邀请拆迁户们到他家暂住,并婉言谢绝了拆迁户给的租房钱。据了解,当时,海星村共有100多户拆迁户暂住在村民家中,最长的一户住了长达1年时间。钟杏水深有感触地说:“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全市人民的大喜事,能为大桥建设作贡献,我们觉得很光荣!”

  (本报慈溪6月26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特别报道 00006 “为大桥建设作贡献,光荣!” 记者 周松华 慈溪报道组 卢萌卿 2007-6-27 48256F32002924A6482573060048972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