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贯通
· 胡锦涛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一日赴香港
· 走进矛盾 服务群众
· 现代轻喜剧《小村故事》在杭首演
· 努力形成高起点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 为浙江赢得更多奥运“入场券”
· 浙港“联姻”亮点纷呈
· 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接任世行行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走进矛盾 服务群众
——记普陀区委常委、六横镇党委书记余本年
本报记者 苏晓春 普陀区报道组 孟阿荣
  编者按:“七一”即将来临,为纪念建党86周年,本报从今天起刊登一组优秀党员的报道。

  

  码头附近船舶进出频繁,岸上修船厂机器轰鸣,新建的农村社区花团锦簇……初到舟山普陀区六横镇,放眼望去,一个建设中的现代化港口正呈现在我们面前。然而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以渔农业为主、经济并不发达的海岛镇。而这些变化,离不开一位“会唱戏”的引路人,他就是普陀区委常委、六横镇党委书记余本年。

  3年前,余本年刚到六横岛赴任,当地干部群众就甩给他一句话:“六横现在是个‘刺棚山’(意即矛盾较多的地方),开发建设刚起步,各种矛盾比较突出,看你怎样‘唱戏’了。”

  要“唱戏”,首先就要解决“刺棚山”问题。随着各类大项目纷纷落户六横,被拆迁征地群众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余本年就经常上门与中远、鑫亚等船舶修造企业负责人商谈,在他的劝说下,有236名被拆迁征地群众实现了就业。他还充分发挥镇就业培训中心作用,与企业合作,为当地群众开展定向就业培训。两年多来,该中心已培训4177名群众,为他们拓宽了就业之路。

  而发挥党员、村民代表、老年协会和妇联等基层队伍的作用,为余本年解决“刺棚山”问题打下了扎实的群众基础。2005年,一个大型煤电一体化项目将落户六横,当地老百姓担心项目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少人提出反对意见。为使大家相信该项目经过科学的后期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余本年发动十几个村的100多位老干部、老党员和村民代表到宁波北仑的一些同类项目考察,打消了老百姓的顾虑。

  为“唱好戏”,余本年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倾听群众呼声。不到半年时间,他跑遍了全镇64个村(社区),为描绘全镇今后发展的美好蓝图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在调研中,他发现六横有着长达36公里的负10米以上的深水岸线,占了整个舟山深水岸线的20%,附近海域有许多国际航线,同时六横岛又邻近宁波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要让六横大变样,就要把昔日的渔农业小岛成为未来的优质港口城市。”(下转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走进矛盾 服务群众 本报记者 苏晓春 普陀区报道组 孟阿荣 2007-6-27 48256F32002924A648257304002DE1B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