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全面把握党代会报告的精神实质
· 关注文化的“格式”
· 哲理漫画
· 中纪委新规解读
· 首都理论界纪念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发表50周年
· 令人大开眼界的Google地球
· 西方对待中国的“三步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6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西方对待中国的“三步曲”
杨文昌
  冷战结束后,西方媒体舆论、一些智库和学者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过一些变化。解析西方对待中国的三步曲,可以给人许多重要的启示。

  “中国垮台论”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西方一些主流媒体断定,随着苏东剧变,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府垮台也只是时间问题。于是,美国带头制裁中国,其他西方国家紧随其后,一时间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顶住了巨大困难和压力,并没有像西方舆论预言的那样垮下去。相反,中国政局保持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的发展让西方某些人看不明白,原因主要在于:“垮台论”者根本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了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真谛,看不到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离不开中国的发展。

  结果,不到3年时间,西方的制裁战略不攻自破,西方舆论也不得不收起“垮台论”。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则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中国威胁论”

  “中国威胁论”于上世纪90年代末由美国、日本等国舆论带头热炒,一直炒到本世纪。“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将很快“赶超美、日、德”,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地位形成挑战;中国凭借众多廉价劳动力和土地,成为“世界工厂”,出口廉价日用品,挤压了西方制造业的市场空间,增加了西方国家的就业压力;中国的对外贸易连年巨额顺差,改变了发达国家占据世界市场的传统局面;中国的发展对能源、资源需求巨大,必然与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争夺资源;随着国力增强,中国军费开支快速增加且“不透明”,会打破亚太地区力量平衡,等等。

  在“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下,一些西方国家一方面出台种种“遏制”中国的举措,包括组建“亚洲版北约”,维持对华武器禁运,限制对华高技术出口,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压人民币升值,限制中国商品进口,制造大量贸易磨擦等;另一方面保持对华“接触”,要求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与西方合作,参与在华投资,重视对华贸易,抢占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然而,“中国威胁论”终究仍是一种误读,误读必然导致误判。究其原因,意识形态的偏见蒙蔽了不少西方学者的眼睛,以致他们无视这些事实:中国的发展建立在主要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中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形成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带来了合作共赢的机遇。“中国威胁论”不能不说是西方舆论观察评论中国的又一个失败的案例。

  “中国责任论”

  2005年9月,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发表了《中国往何处去:从成员到责任》的著名演讲,提出了中国应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论点。他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承认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看到了美国与中国有着许多共同利益,承认解决国际问题需要中国的参与,表现出理性、务实的一面;而另一方面,对中国将如何运用自己的影响力仍心存疑虑,并且为中国未来走向开出一串“西式药方”。此论一出,西方舆论借此大谈“中国责任”,有的教训中国怎样做才叫“负责任”;有的指责中国“不负责任”;还有人过高估计中国的发展水平,要求中国承担超出承受能力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否则就是“不负责任”。这样,“中国责任论”在西方某些人那里,变成了向中国施压的工具,变成了指责甚至攻击中国的武器。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在政治和安全领域,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直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把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己任。在经济合作领域,尽管一些西方国家至今仍不愿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中国作为WTO的成员,一直按世贸规则办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无偿援助逐年增加,中非贸易逐年扩大,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来,尽管西方学者评论中国的观点五花八门,但承认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正在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看法。“中国机遇论”正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赞同。这一切说明,西方对中国的看法正在趋于客观和理性。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越来越多西方国家的智库、学者和媒体通过与中国日益深入的交流,对中国的观察和了解越来越客观和全面。我们相信,只要中外学者和媒体继续广泛深入地交流和沟通,就能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进而共同营造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

  (作者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1 西方对待中国的“三步曲” 杨文昌 2007-6-25 浙江日报000112007-06-2500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