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这里好,房租便宜,又方便”,在宁波市北仑区霞浦街道山前村的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点——“阳光新村”,来自重庆的闫春花高兴地说:“每月130元的租金,集中供电、供水,通电话、电视,还有门卫负责治安,保洁员清理卫生,住在这里很舒心。”
在宁波,如山前村“阳光新村”一样的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点已经遍地开花,目前该市已建成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的新型社区950多处,近百万外来人员入住,约占当地外来人口的35%。这些外来务工人员聚居的新社区已成为当地的“留人工程”和“安居工程”。
据统计,目前宁波登记在册的外来人口有284.97万,约占全市人口总数850.09万的三分之一。以前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所不是由企业自行解决,就是散居在当地城镇居民或农户家中。私房大量出租后,同时也带来了卫生、治安等问题。
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在宁波安心创业,宁波市把新市民的居住问题作为建设“平安宁波”、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推进外来人员“安居工程”建设,从2006年起,每年推出500亩土地专项用于保障外来人口居住房建设,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城乡结合部等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为重点,在统一规划和报批的前提下,优先建设了一批规模适度(建筑面积1万至3万平方米,容纳3000至8000人居住)的集中居住区,并积极配套水电等集中居住点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结合城市化进程,经过合理规划,统一布局,该市探索出了“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新路。
据该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宁波“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效果明显,基本形成村集体、企业、村民、街道等几类投资主体,至今全市950多处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点已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建筑总面积达到500多万平方米,入住率近100%。
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住得更舒适、温馨,许多新建社区还充分考虑居住者需求,针对不同收入、不同层次的外来人员的需求,开发了单人房、家庭房、2~6人居住房等套型,不但在房间内配套厨卫、电话、有线电视等设施,还在社区配备公共浴室、篮球场、图书室、购物超市、幼儿园等公共设施。不少新社区采用“市场化运做,社区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管理模式,成功地使外来人员真正成为新市民融入“第二故乡”,实现了外来务工人员、政府、企业的“三赢”。宁波市北仑区最大的外来人口社区——银杏社区,还探索大学校园管理模式,在单身宿舍内采取男女分层居住、设立夫妻房等人性化措施。
近年来,宁波市的外来人口以每年约40万(前6年平均为34.95万)的速度增长,根据有关部门测算,按照每年300多万平方米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点的建设规模,到2010年,该市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率有望达到80%。
(俞义、郑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