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近日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一批莘莘学子在《毕业歌》的旋律中告别这所艺术的殿堂。每年此时,人们总有幸在这里品尝学子们的果实。今年,大家能看到的是什么呢?Video,一个与新媒体艺术相关的作品。
方框
6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杭州中国美院4号楼阴凉的二楼走廊挤满了等待观看画展的人们。这里是新媒体系的地盘,2007届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展拉开帷幕。
在这里,我认识了储燕,以及她创作的题为《过眼·西湖十景之影像记录》的展示。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理论家阿尔贝蒂说过:在主客体的世界基础上,世界是被画框框住的,或者说是被主体框住的,绘画是依视觉而存在的。储燕告诉我,现在她就是主体。
天花板上的若干排射灯在昏暗的展厅里照亮了四面墙上展示的作品。这是储燕这几年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结晶。500幅照片按着杭州西湖旧有的十景分成10个部分,排着整齐的队伍接受大家的评头论足。
在布置得简明而时尚的展厅里,储燕的作品显得非常学院化和前卫性。事实上,墙上的画面清晰、半清晰,甚至模糊,唯一全部明朗的是飘浮在照片里的白色画框,上面残留着绝无重复的人类个性符号——手书的500人不同的姓名,还有他们握着画框时的手指头。很显然,摄影作品是储燕个人化的产物,但是那些白色画框内的景致或者人像,都是他人的。储燕说,它们是500位西湖游客瞬间的审美记录。
展厅一隅的电视机反复播放着一段20分钟的短片,跳跃性地报道《过眼·西湖十景之影像记录》的主要创作过程。衣着休闲的储燕携带尼康D80相机和白色小框混迹于游客之中。当她苦口婆心地逢人介绍自己的行为意图时,有人怀疑,有人拒绝。但是,这一切都是对这位准艺术家的鼓励,何况,大多数游客不但乐意配合,有的还十分热情地在这块平台上展现和阐述自己的美学观点。储燕师弟钟苏用摄像机即时真实地推拉摇移,让我们领略了新媒体艺术创作的侧面,这段同样堪称Video作品的影像,与储燕那些天的努力,一同组合成为这场《过眼·西湖十景之影像记录》,作者称之为“摄影装置”。
互动
储燕有过摄像的实践,但不知为何,她更爱使用照相机。现在,当包括Video艺术在内的新媒体艺术已经成为艺术世界新大陆的时候,原先毕业于中国美院油画系的储燕走进了新媒体艺术创作的行列,并且要一辈子伴随这块新大陆。
去年年初,储燕的摄影装置《追寻风的存在》入选全球10所著名艺术学院师生作品,入展法国蓬皮杜艺术展。
在《追寻风的存在》中,作者巧妙截取了自己对风中竹叶的录像纪录片,那只是其中的一秒钟,显示出24帧不同画面却沿共同轨迹摇曳的竹叶。我们看到的成品是以红、黄、蓝三元色分类的3组72幅照片。作者采用数字理念,将竹叶在平面上的运行轨迹作了角度求证、像素求证、轴线求证,并将这些求证过程体现在照片装置上。这是一种内敛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艺术品,给我们的直觉笼罩了和谐世界的氛围,而且,其中的哲理让人遐思。
储燕想:能不能更加贴近大众?
2006年12月,主题为《没事》的当代艺术展在杭州河坊街区胡庆余堂废弃的厂房里举行。36位艺术家将他们涉及影像、动画、装置、行为等诸多领域的当代艺术作品呈现给观众,一时成为这个视传统艺术为主导的城市里的新话题。纷纷前往参观的市民与游客在不经意间直接接触到当代艺术。这契合了策展者最初的动机:让当代艺术走出脱离群众的象牙塔,使它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新选择,走进普通人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中。
储燕认识到,中国的当代艺术与大众之间依然存在着一层隔膜,许多当代艺术家所设定的目标观众并非普通百姓,作品也还没有真正同目前的社会发生联系。她从《没事》当代艺术展上看到了艺术家、大众对话的平台。现在,储燕要做的就是选择自己的方式延续这种对话的平台。她把这个平台建筑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让“互动”作为对话的要素,并结下丰硕的果实。
Video
Video的意思是电视、视频、影像。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最早属于外国人。中国美院院长许江第一次看到与新媒体艺术相关的Video作品,是在1988年的德国汉堡老工业区。这位著名的油画家回忆:那是一次纪念鲍亦斯的跨越几个城市的活动。活动主要展示了几件鲍氏生前的作品,其中有《我爱美国、美国爱我》和《发往西伯利亚的火车》等录像作品,这些实质上是用摄像机定位记录鲍亦斯的行为艺术的过程。黑白的胶片,特定的空间,精当的出场道具,冗长而单调的镜头,现场的原声,所有的这一切都有效地构筑了鲍亦斯独有的观念界域,传达出寓言般的视觉效果。许江从这里感受到早期先锋戏剧小说中的那种尖锐而又布满迷思的想像和诘问的空间。这种缓慢而冗长的视屏语言,沉重地揭开了静态图像向动态影像转换的历史。正是这一类作品,奠造了早期Video作品寓言性、戏剧性的语义基础。许江希望这种新媒体艺术早日在中国美院落户。
这是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它在我国的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已经出现一批较优秀的作品和成熟的艺术家。基于对新媒体艺术的关注,中国美院于2001年5月设立了新媒体艺术中心,2003年新媒体系成立,这是中国美院在新媒体艺术教学方面作出的新的探索,它将是中国美院未来新的教学亮点。
许江与他的同事办起了新媒体系,并将这个系的帅旗交给了被尊称为“中国最早的录像艺术家”的艺术家张培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电视机在中国逐渐普及。敏感的张培力从这种新的大众娱乐工具上找到了灵感。他试图在作品中抽离出媒介的功能,用自己的影像测试公众的反应。张培力那时的年龄,与今天的储燕差不多,追逐前卫的艺术,这使他在中国当代艺术圈显得十分活跃。在传统艺术势力强盛的杭州,张培力积极试用绘画之外的装置、行为等多种手段发表艺术宣言。
上海,无疑是中国前卫艺术的福地。1991年,张培力带着他的第二部录像作品《卫字3号》参加了上海衡山路一家地下车库里举行的当代艺术展览。这是张氏当代作品在中国的首次公开亮相。为时尚艺术服务的外国艺术“探子”对张培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结果是,在以后的10多年时间里,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和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等世界级艺术机构,将张培力的作品作为收藏。目前,张培力还保持着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办个人展览并3次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唯一中国艺术家殊荣记录。今年,张培力的新作《短语》将在巴塞尔艺术博物馆展出。
受张培力艺术影响最深的当属年轻一代艺术家。储燕当属其中的一员,她庆幸成为张培力的学生。如今的年轻人生下来就与数字时代的媒体结成了一体。对他们来说,没有观念的转换,一切都是新的,属于他们生活的。
张培力喜欢学生们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他开发着学生们的智慧。从硕士研究生储燕的《过眼·西湖十景之影像记录》到2007届本科毕业生马笑萧新颖别致作品《头条》,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的教学成果。
如果有人需要查阅1949年10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全部头版头条的文章,可以与马笑萧联系。这位23岁的中国美院女学生建立了这么一套齐全的文献检索体系,同时完成了她的重要创作——一件名为《头条》的装置艺术。
这位即将迈入新生活的中国美院新媒体系毕业生这样叙述自己的创作:
“我做了一个整理,我把建国以来每一天所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搜罗出来,不管你认为它们是否真的是最重要的,是否和我们有关,但这些最重要的却是最权威的——《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我在做一个客观的整理分类的工作,类似于图书馆的工作,但我的目的不是整理,而是呈现。但这仍然是客观的,我把这引起最重要的事情做成卡片按年月放在检索柜中,当它们就这样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另一种角度来窥测时间、事件和历史。”
不久之前,《头条》在中国美院美术馆展示时,荣获了本科学生优秀毕业创作奖。与它同台上演的还有新媒体系2007届毕业生的全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