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8只鲍鱼粽子售价高达300元
· 北大残疾女博士
求职百次遭拒不言弃
· 爱心如泉滋润中江大地
· “110”成了
名副其实的“大管家”
· 让辖区内的青年们熟悉起来
· 潜逃14年终落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三名浙江大学生发起“志愿者井”公益行动
爱心如泉滋润中江大地
  本报讯 (记者 陈扬渲 通讯员 陈胜伟) 近段时间,在中国志愿者网、中青在线、浙江在线等诸多网站,一条关于“志愿者井”公益计划的帖子引起了网友们的注意,三位支援西部的浙江大学生为了让饱受干旱之苦的四川省中江县广大农民喝上水,发起了帮助农民打井的爱心行动。不少网友和单位、个人给予了积极回应。目前志愿者们已经用各界捐款帮助农民打了两口井,让一部分农民喝上了水,另外有一批井也即将完工。

  发起“志愿者井”公益行动的是浙江林学院2006届毕业生吴卫荣、钱艺弘和丁麟。去年7月,他们来到四川省中江县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者服务,当年中江遭遇罕见的大旱,其中龙泉山脉地区受旱最为严重,2975口堰塘有2200多口干涸,6263口井有3758口干涸,4.83万人的吃水遇到困难,必须到1至3公里外的地方去挑水,许多村庄靠政府派消防车送水维持生活。

  要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吃水问题,打井是最现实的办法。如果采用人工挖井的办法,打一口井的费用在2000元左右。但当地很多村庄地下水位较深,必须请专业的打井队,这样费用多则需要四五千元,这对于大部分生活不富裕的农户来说,是一笔巨大开支。

  钱艺弘首先向母校浙江林学院求助。今年4月,学校把师生们捐献的1.5万元现金汇到了中江县。志愿者们选择了南华镇受灾最严重的严家湾村,为村里最贫困的黄大兴、刘山德、白辉贵等几户人家新挖或修缮一口水井。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黄大兴老伯家那口用善款加深、修缮的“爱心井”涌出了清澈的水流。随后,刘山德家的井也出了水。村民们像过节一样高兴,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他们在村中道路旁边竖起了一块纪念碑,表达对浙江大学生志愿者的感激之情。

  “需要帮助的农民还有很多,光靠我们三个人不是办法。”吴卫荣说,今年以来中江县旱情仍然严重,要让更多农民喝上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经过商量,三位大学生确定了“志愿者井”公益计划,开通了博客(http://zyzjing.bokee.com),以寻求爱心人士的支持。

  中江的旱情通过网络很快传播开来,大学生们的行动也牵动着网友们的心,两位浙江的热心人士分别捐献了5000元钱,西南财经大学等单位和个人也正在联系捐赠事宜。目前,严家湾村白辉贵家的井即将完工,另有5户村民也得到了补助,一个月内也将完成水井的修缮和开挖。

  吴卫荣告诉我们,现在已经有10多位大学生志愿者加入到“志愿者井”公益行动中来,并专门成立了项目组,向外公布了专用银行账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爱心如泉滋润中江大地 2007-6-19 48256F32002924A6482572F9003D779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