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专版
3  4  
PDF 版
· 重庆直辖市 今天满十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重庆直辖市 今天满十岁
  重庆直辖市 今天满十岁

  这座城市,从空中俯瞰,就是一艘巨轮,昂首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让人迫不及待渴望融入其间。

  8.2万平方公里的重庆。

  这座城市,在江上行走,山川相连,河流纵横。长江三峡、大足石刻、古镇与吊角楼,带来重重惊喜和问候。

  3000年巴渝文化浸润的重庆。

  这座城市,与市民结伴,火锅待客,温泉迎宾,万家灯火,繁星照耀,目不暇接。

  3100万芸芸众生的重庆。

  承东启西

  源远流长双重喜庆

  这就是重庆    

  重庆,古称巴,再称渝。1189年(宋淳熙16年),孝宗之子赵惇先封王后即帝位,取“双重喜庆”之意,重庆由此而得名。

  中国第四个直辖市,西部唯一的直辖市。

  重庆直辖10年了,很多人仍然在问:机遇为什么光顾重庆?

  纵向溯源,巴渝文化是重庆的精神遗产,也是重庆人民攻坚克难、后发先至的法宝。

  朝天门,是重庆的起点,也是三峡的起点,顺江向东,险要“天堑”起伏跌宕,却孕育出重庆百折不挠的鲜明性格——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有“桥都”美名为佐;博大开放的胸襟——六次大移民,和谐大家庭,有“湖广会馆”作证。

  百年前,在饱受列强凌辱、中华民族处于危急的关头,重庆成为中国现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以长安、重钢、天府煤矿、长江电工为代表的百年企业,构成实业救国的脊梁。

  一个甲子前,在抗日战争炮火最激烈的关键时期,重庆成为国民政府的战时首都,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第二次国共合作所在地,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重庆为振兴中华民族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十年前,站在新世纪的门槛,国家需要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推进全面可持续发展,迎接经济全球化的考验。横向比较,承东启西的重庆,再次担负起特殊的历史使命。

  1997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

  成事在人

  四大任务取信于民

  这就是重庆    

  重庆,因三峡而直辖。

  三峡,因重庆而改变。

  世界和中国,鲜有这样的城市模式——直辖市的牌子,中等省份的构架,大城市身后有大农村。40个区县有12个国家级贫困县,绝对贫困人口366万人。    

  没有现成的经验,更没有回旋的退路。谋事在人,成事同样在人。

  直辖10年,重庆不断给世人带来惊叹。

  当初中央交办的四大任务,成为取信于民的动力——            

  三峡库区百万大移民。这一公认的世界级难题,被分解为三期完成的系统工程。随着三峡工程蓄水,告别家乡,这是移民为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融入祖国的11个省市,他们分享着改革发展的成果。

  老工业基地改造。重庆是中国的汽摩之都,年产汽车超过50万辆、摩托车500万辆。重庆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材料工业基地、仪器仪表制造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本重组,重庆举足轻重。重庆,有4179家外商投资企业,常年有上万外国人工作和生活。

  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千亿元再造“蓝天、碧水、绿地、宁静”。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91%的监测结果保持在二类以上;污染和安全隐患企业搬离主城;2006年主城区空气质量满足Ⅱ级以上的天数达到287天;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工作紧锣密鼓……

  扶贫。通过产业、智力、易地和整村推进,扶贫投入多达22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成倍增加,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

  重庆,因这些量变而获得质变,因全新的内涵形成国际竞争力。6000多座桥梁,尤其是长江、嘉陵江上36座特大桥;二环八射,2000公里的高速公路路网;连通五大洲各大口岸的国际机场;长江黄金水道江海联运……重庆的立体交通网络,既是往来的跑道,更是独特的风景。

  重庆,既是产业之城市,又是创业之城;既是山水之城,又是宜居之城。

  “加快”“率先”

  “一圈两翼”正在起飞

  这就是重庆

  直辖10年,今天的重庆,再度站在新的起点。

  2007年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参加全国人代会重庆代表团讨论时,给予重庆新的导航定向——

  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这不仅是对重庆的期待,更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大跨越必须依靠新支撑。

  有一句百年未变的经典结论:产业兴,则重庆兴。加快构筑增长极,建设经济中心,重庆志在扬长——通过大投资、大项目、大企业、大支柱,重庆将形成千亿元级的汽车摩托车产业链,以及近10条百亿元级如铝加工、软件与信息服务、环保成套设备、生物产业等新型产业链,并通过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加快融合,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大谋略必须依靠新布局。

  有一个形成不久的现实格局:大城市,大农村。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重庆志在补短——以主城区为核心,面积超过3万平方公里的“一小时经济圈”,带动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三峡库区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科学高效配置资源,做强产业群、做大城市群,争取用5年的时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一圈两翼”,正在起飞。

  重庆,总在不断开拓新的征程,总是让人浮想联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重庆直辖市 今天满十岁 2007-6-18 浙江日报000092007-06-1800035;浙江日报000092007-06-180003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