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新闻周刊·调查
3  4  
PDF 版
· 数据速递
· 从洗面奶到面膜
· 六年认清“我是谁”
· 行走在消逝中
· 永不消逝的记忆
· 而今迈步从头越
· 车轮碾过的岁月
· 专业与名校,哪个更重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6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专业与名校,哪个更重要
又到了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这段时间,很多论坛上都会有人询问填报专业的帖子。在很多家长和考生眼中,专业和学校的选择是个头痛的问题:专业跟就业有多大关系?是选热门专业还是选名校?
  甲方:调查数据表明

  专业更重要是多数人选择

  近期对近万名职场人士进行了一个网上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人认为专业比学校更重要。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职场人士觉得专业比较重要,其中45.1%的人认为“非常重要”,40.2%的人认为“一般”,只有14.7%的人认为“不太重要”。

  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被这样一个问题困惑着:究竟是选择非名校的热门专业,还是选择名校的冷门专业?

  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受访者选择了“专业”。对职场人士眼中的热门专业进行了排序,排在文科前三名的分别是外语、经贸和管理,排在理工科前三位的是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IT和生物医学。在所有专业中,外语以40.2%排在首位。

  所以,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将个人兴趣特长与社会发展形势相结合,也就是说要首先分析目前短缺的人才在四年后的就业情况如何,以及该专业在四年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其次才是分析自身特点、兴趣和学校,把个人兴趣排在专业发展之下,既不要盲目追求名校也不要只顾个人兴趣,一定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乙方:具体事实说明

  专业与实际就业未必对口

  四年前,林小姐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执意要报经济类的专业,因为“经济类的专业赚钱多,好找工作。”然而如愿考入经济学专业之后,林小姐却发现这个专业实在太枯燥了。“尽管很想赚大钱,但这个专业还是让我觉得学起来很累。”

  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眼结束,林小姐选择了做一名体育记者。也许真的是兴趣所在,这份工作让林小姐心情愉快,“感觉很幸福”。

  像她这样,专业跟工作完全不沾边的人,其实大有人在。根据调查,目前只有13.7%的职场人认为自己的专业是完全对口的,而其余超过八成的职场人,目前的工作都是与所学专业“不太相关”或“完全不相关”,其中“完全不相关”的高达44.1%。

  近年来,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人一直保持在四五成左右。原因有两个: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专业设置必然会滞后,二是一部分人在当初选择专业的时候存在相当的盲目性。

  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式下,没有专业可选,必须先就业再择业,你的选择理所当然是学校优先。只有好学校,就业的时候才不会被歧视,被晾在一边。

  丙方:千万别绝对

  走一步看一步是真解

  也有人对选专业重要还是学校重要的两种观点都提出批驳,认为专业和学校自然要兼顾,但是今后的社会只有复合型人才最吃香。

  很多人有这样一些就业观念,认为文科里理论性较强的文史哲和其他社会科学的优势在于“越老越值钱”,外语相对“就业容易”,管理“发展前景好”,经济贸易“收入高”,法律“社会地位高”。而理工类的数理化、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建筑都被职场人认为是相对就业容易的专业,IT和汽车被职场人认为具有收入高的优势,生物医学以及农林牧等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其实这些年,各种新的工种不断涌现,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日益多元化,那些传统的就业观念日渐被打破。据了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一年要完成许多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比如形象设计师、锁具修理工、呼叫服务员、首饰设计制作员、信用管理师等等新的工作开始出现在国家相关部门的视野中。

  目前市场上需要的是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学历史的同样可以在旅游公司做旅游线路开发之类的市场工作。“所以没必要追求一锤定音,至于未来职业和目前专业关系,一切皆有可能。”

  (本报整合《中国青年报》、《市场报》等报道)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调查 00014 专业与名校,哪个更重要 2007-6-14 浙江日报000142007-06-14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