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渔
船
——浙江海洋学院特色办学纪实
浙江海洋学院是一所以海洋为特色,理、工、农、文、医、管理、教育、经济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院校。近半个世纪以来,学校扎根海岛,艰苦创业,走出了一条海洋特色鲜明的办学之路。科研业绩斐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校把海洋特色作为立校之本、强校之基,以“渔”和“船”为两翼,做大、做深“海”字文章。现设有海洋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航海技术等34个本科专业和捕捞学、海洋生物学等硕士点,涉海类学科、专业占了65%以上。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海洋,教育先行。“十五”期间浙江省启动实施“八八战略”,强调充分利用山海资源,把海洋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明确提出“高质量办好浙江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学院一直强调海洋特色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强校之基。2001年4月,中科院院士冯士筰出任浙江海洋学院院长,强调打造海洋特色,大力发展、重点扶植涉海类学科。现任党委书记周达军、校长苗振清形象地说,浙江海洋学院实施的是“海、渔、船”的发展战略。
学校着力做精、做强“海洋”特色,将海洋内涵拓展为科技海洋和人文海洋,并已形成了以海洋科学、海洋工程、海洋渔业、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为重点的学科体系。如捕捞学科将渔具渔法研究与渔业资源研究密切结合,促进了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海洋生物学学科在深海抗风浪网箱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渔民转产就业铺路;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建设,适应了浙江加快船舶工业发展的要求;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结合东海区域文化挖掘海岛文化内涵,促进了海洋文化建设;海洋经济与管理学科开展政府与海洋管理研究、海洋旅游经济和港口物流研究,成果斐然,适应了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需要。学校还为浙江省海洋高技术产学研基地等作规划设计,编写论证报告,并广受好评。
学校着力打造具有海洋特色的校园文化,举办科技文化节、体育文化节、文化艺术节,推出大学生课外科技立项制度,举行“蓝色论坛”、周末文化航班等“第二课堂”活动。学校的海洋生物标本实验室、船模陈列室品种丰富,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为强化学生的海洋知识和技能,学校建立了70多个专业实训基地,在学生中成立“海洋文化研究会”和“海洋环保协会”,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海洋科学导论”、“海洋文化概论”课程,积极鼓励涉海类专业学生参与教师课题。多年来学校组织开展以服务社会主义渔农村建设、校区共建、环境及旅游规划等为内容的德育社会实践活动,并逐步形成了学生德育实践调研论文集《蓝色报告》系列品牌。
近年来,浙江海洋学院以吴常文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承担了5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十 五”期间得到了国家科技部专家组的肯定,承担的研发项目2001年、2003年两次被评为浙江省十大科技新闻之一。仅《深海抗风浪网箱的研制》,项目组便取得了7项专利,使国内的深水网箱价格比进口的降低了50%、国内自制的深水网箱占了全国深水网箱总数的60%以上。目前,深水网箱养殖已成为浙江省乃至我国沿海地区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渔民转产转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深水网箱大黄鱼养殖为社会提供直接经济效益达3亿元。
以徐汉祥研究员、俞存根教授为代表的专家组,在海洋渔业资源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学校下属的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是省内唯一的海洋渔业资源专业调查研究机构,并长期负责东海区冬季带鱼汛渔场调查和联合渔情预报,渔获量预报准确率95%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提出“产卵带鱼保护和建议方案”和“重新实施伏季休渔的必要性和建议方案”均被国家采纳。“七五”至“十五”期间进行的资源调查研究成果曾获国家和地方科技进步奖50余项,其中国家级二、三等奖各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近3年来在海洋渔业资源研究方面主持了10余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3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学校围绕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在舟山各海岛建立了一批海水苗种繁育、养殖、水产品加工、饲料生产的产学研基地。在舟山嵊山、温州南麂、宁波象山等地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教学和科研基地,着手解决当地水产养殖、生态环境监测、渔业生产等有关技术难题;学校获得了抑制直至彻底杀灭婆罗囊螺的有效途径,为沿海贝类养殖的全面增产和滩涂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该技术已累计推广5135亩,平均亩产量提高54%。以虞聪达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设计了适合东海渔船作业的新型网具,平均网产量比使用其他网具的同类船只提高20%~30%,促进了海洋捕捞可持续发展;以徐君卓研究员、邓尚贵教授为代表的专家组,在海水增殖、养殖、海洋生物精深加工和研发方面形成了一批成果,在推动我省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以来,学校分别在舟山以及宁波、台州、温州等地开展水产养殖技术培训,无偿分发资料4000余份、图书300册,3000多名养殖专业户和渔民参加了培训。举办深海网箱养殖技术培训班20多次,接待参观考察人员5000多人次。学校举办渔业船员转产培训班,为渔民转向航运就业铺路,累计培训渔业船员9176人次。
学校的省内知名养殖专家常抗美,从事鱼、虾、蟹、贝的海水养殖、苗种生产、养殖病害防治及技术服务近30年,开创了浙江省南美白对虾海水池塘集约化高产养殖业、河鲀养殖业新局面,全省的海水养殖变迁及现状能如数家珍,他的相关养殖点子是渔民增产增收的“福音”。而鱼类王国的鉴识专家赵盛龙,倾心于学校的浙江省科普基地——海洋生物标本馆。2006年由他主编出版的《舟山海域鱼类原色图鉴》,465种鱼的资料、图片十分翔实。由他主持的中国海洋鱼类数据库的建立,填补了国内该数据库的空白,引起国际知名网站fishbase.org的兴趣。
这里的“船”,关联着海洋经济中日益勃兴的造船、机电、航运、港口、物流、储运等产业为背景的学科和专业。今年5月,中国最大的仿古木船“绿眉毛”驶往韩国进行丽水国际帆船节的友好交流,受到了韩国民众的热烈欢迎,累计近23000人次登船参观游览,一度成了国内报纸、期刊、电台、网站的关注焦点。而该船是由浙江海洋学院下属的浙江省水产研究所船舶设计室在2003年设计完成的。
学校适应地方海洋经济建设之需,有计划地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临港工业、海洋生态建设与环境污染控制、海上交通运输、海洋管理、滨港旅游业等对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应用价值和前瞻性的科研项目,完成了2006年度浙江省重点项目《整合重组我省船舶配套产品发展的研究》。由谢永和教授主持的“基于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船舶异地同步研究开发平台”已列入区域支柱产业攻关项目。学校同时承担了省内多家大型企业的科技开发工作,与日本常石集团建立了稳定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协作关系。近年来在温州、台州、舟山等地多次举办渔业船舶修造企业质检人员及业务经理培训班,培训对象由渔业船舶向交通船舶、CCS船舶拓展。
以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为龙头的学科群,致力于培养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船舶机电及配件的设计、制造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已建成以“船舶与渔具水动力实验室”为核心,船舶信息技术实验室、船舶结构力学实验室、船舶操纵性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群,总投入约1500万元人民币。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200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专业。近年来,学校与船舶设计、机电工程、储运工程等相关的涉海类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初次就业率高达100%。(本报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