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导师的要求,胡一川在收集关于糖尿病人的资料,他与同伴们正着手开发一种适合糖尿病人穿的鞋。在投考工业设计的研究生之前,他读的是临床医学。
这在这个专业的学生当中并不少见。2007届的本科生班长姚力宁,也是大二的时候从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转过来的,她的同班同学,有差不多三分之一,最初进浙大的时候并不在这个专业就读。
“几乎每个学期,都会有外系的学生转进来,也有人会转出去。”这在姚力宁看来,都是司空见惯的事。他们有的原先学园林设计、有的学测控、有的学生物工程、有的学机械。对工业设计系的老师来说,他们喜欢不同学科基础和思维方式的碰撞,这样才能不断“迸出火花”。
那获得了国际设计大奖的洗衣机,就是这样诞生的。
也是在一次头脑风暴,主题是“人们还希望洗衣机能带来什么?”有一个学文科的学生突然冒出一句,“我想念晒过的被子里那种阳光的味道”。这种文学式的描述,不经意间打开了一条思路。
后来,他们就将模拟阳光的技术整合到了洗衣机的烘干系统中,使衣服烘干的过程更贴近自然。这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洗衣机的名字,就叫“阳光的味道”。
“许多和生活有关的东西,人们用了它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却不一定能想到,如果做一点小小的改变,会带来更大的价值。”工业设计系的学生时常被鼓励,从非常规的视角来观察日常生活。
前两天,有一个学生跑来跟应放天说,他去城市里拍了很多花盆的照片,回来后,发现了一个问题:花要长大,于是人们总要不断地更换花盆。他说,“如果花盆也能长大就好了。”
应放天立刻兴奋了起来,这种童话般的想法,是多么神奇的创意,他甚至立即想到了一种实现的方法。
“创新有时候真的并不困难,难的是你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他打了个比方,“如果你是战地记者,想写点与众不同的东西。那么你除了写炮火纷飞、英雄狗熊外,你是不是还可以去写写战场上的动物,他们的生存状态呢?说不定会是篇不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