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新闻
3  4  
PDF 版
· 一脉文心传万代 千古不绝是真魂
· “中华一绝”—— 乐清细纹刻纸
· 首批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
· 炼狱忠魂 烽火不熄
· “南海II号”
开始进行前期探摸
· 北京太庙结束最大规模修缮对外开放
· 广东梅州
降暴雨
· 拆还是不拆,居民投票决定
· 乡政府13年吃喝债伤了群众的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6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拖欠餐费70万 打下欠条1公斤
乡政府13年吃喝债伤了群众的心
  几年来,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大岗李乡的万国生没过上几天舒心日子,原因是经常有债主找他要债。万国生不是不愿意还,而是实在没钱还,因为乡政府一直拖欠着他的饭钱。

  13年来,大岗李乡政府给万国生打了698张、共计近70万元的欠条,万国生曾将这些欠条称了一下,总重量已达约1公斤。为此,万国生目前所有的生活就是围绕这些债务和乡政府交涉,但他得到的口头答复是每年乡政府至少保证还1万元。对于已经56岁的万国生来说,这使他很可能没有机会看到账还清的那一天了。

  13年欠下近70万吃喝债

  万国生原本是大岗李乡政府职工食堂的职工,1992年6月承包了乡政府的职工食堂。当时约定不再发放工资,他每年向乡政府交2000元钱,食堂除了要保证乡政府职工的就餐外,还承担着乡政府的接待任务。自1993年起至2005年底,大岗李乡历任领导,都以工作宴请为由,在他承包的饭店签单,13年来,共计拖欠就餐费用近70万元。

  “这些都是当时的欠条。”在大岗李乡乡长王国玉的办公室,万国生拿出了自己“珍藏”了多年的698张欠条。

  在摊开的这些欠条上,记者看到,有些欠条都已经发黄,就连那些用来别欠条的曲别针有的也已经生锈。不过,欠条上的签字清晰可辨。记者发现,最早的一张欠条是1993年3月27日写的。

  难道让子孙也跟着要账吗?

  据了解,几年来,万国生曾经多次向大岗李乡政府催要欠款,原来一年还能给个3万元到4万元钱,但随着大岗李乡政府原来的领导有的调到开封市任职,有的调到通许县其他局委任职,要账就更难了。“有时跑得勤了,人家给解决个三千两千的。”他说。

  “欠人家的钱这是事实,这个债想赖也赖不掉,但这些都是历史遗留问题。”2003年3月调到大岗李乡政府任乡长的王国玉说。他还告诉记者,目前,由于乡镇经济税收有限,大岗李乡政府经济十分困难,不仅拖欠着万国生的账,还有其他一些外欠账,都没有归还。不过,乡政府已经与万国生协商过了,答应只要一有钱就还。

  得不到乡里的欠款,本身并不富裕的万国生只有“乡里欠我的,我欠人家的”。他说:“我的债主很多都是熟人,我在经营饭店的时候,不少东西都只能靠赊账。”万国生还说,以前不论乡政府有啥事情,只要一说安排吃饭,哪怕他欠着外面的肉、菜、烟、酒等款项,也不能让大伙饿着肚子,但是到了最后,落在自己手中的是约1公斤重的欠条。

  采访中,万国生告诉记者,现在他经常会出去躲债。每逢中秋节、春节,要债的人常常会堵住门。他最怕的就是逢年过节,每到这个时候,他总会和妻子闹矛盾。

  同时,由于不知道该怎样面对那些债主,万国生到现在都不敢去通许县的幸福路附近,因为他拖欠着那里很多人的菜钱、面钱、肉钱。万国生的家人告诉记者,不仅万国生不敢去幸福路,就连他的女儿上街也都是绕着菜市场走。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在他们的背后说些让他们难堪的话。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岗李乡政府和万国生双方已达成了口头还款协议,每年由乡政府还万国生1万元,如果乡政府经济富裕的话,可以还得更多。

  “每年还我1万元,不算利息,等我将欠账全部要回来,也得活到100多岁!今年我都是56岁的人了,是看不到欠款还完那一天了,难道让儿子、孙子也跟着要账吗?”万国生显得很无奈。 

  新华社记者 单纯刚

  (据新华社郑州6月9日专电)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内新闻 00003 乡政府13年吃喝债伤了群众的心 2007-6-10 48256F32002924A6482572F5004899B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