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迎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 支柱,就在村民背后
· 有了党组织,企业就是不一样
·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 科研“聚变”
由党员引发
· 有组织关怀,离家再远也不孤单
· 有事,请到BBS上说话
· 和谐,让村里一天一个样
· 村企,总能见到党员干部的身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嘉善缪家村党支部把村民“引”上致富路
本报记者 余 勤 通讯员 徐雪娟
  走进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党支部办公室,我们发现这个不起眼的浙北小村却捧回令人羡慕的荣誉:“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党支部”、“市级脱贫致富村”等一个个奖牌引人注目。众多奖牌的背后,凝聚着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艰难历程和甜酸苦辣。

  2006年,这个村固定资产达到4000多万元,村人均年收入9309元,多数村民搬进了小洋楼。曾经,缪家村是嘉善县有名的贫困村。当时全村12个村民小组,可支配资金不足5万元,人均年收入仅2000元。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王四根在全村群众大会上动情地说:“咱们不缺力气,缺的是观念,如果不能带领大伙摆脱贫困面貌,我就辞去支书职务。”

  于是,伴随着大棚蔬菜新技术的推广,科技兴农在这里拉开了帷幕。

  然而,祖祖辈辈按老传统种田、靠天吃饭的农民,哪能一下子就接受这种新技术。村党支部第一次召开新技术推广会,4个小时只等来了几个抱娃娃的妇女。村党支部委员挨家挨户做工作,群众却说:“祖祖辈辈都这样种地,还要折腾个啥!”

  农民是最讲实惠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王四根率先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搞起了试验,经过亲身实践,王四根搭的毛竹大棚花了3000多元钱,可当年种地蒲就获利5000多元。

  村民们从科技农业中看到了希望,大家热情高涨地投身于“大棚革命”中,村党支部便全力做好“后勤”工作。有一些农户缺少资金,村党支部委员多次到镇信用社做工作,并由村里担保,给农户发放贷款。村民种大棚蔬菜缺少技术,村党支部请来浙江大学的科技人员,免费为村民上课。

  近几年,村党支部又带着村民兴办企业。如今缪家村有个私企业23家, 2006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2.84亿元,从全县的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迎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00005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本报记者 余 勤 通讯员 徐雪娟 2007-6-10 48256F32002924A6482572F50043E1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