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2版:丽水楼市
3  4  
PDF 版
· 继承传统创品质 与时俱进铸辉煌
· 龙渊蛟龙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6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龙渊蛟龙
——访庆龙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刘庆龙
  1977年出生于龙泉的刘庆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朴实、腼腆、谦虚内敛。英俊的脸上长着一对可爱的小酒窝,魅力无限,难怪众多媒体称他为丽水地产少帅。

  1998年,刘庆龙从浙江省建筑工程学院(原省建筑学校)毕业。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他,行囊中装着激情和梦想,跨进了龙泉市建筑工程公司,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业历程。

  10年的房产生涯,经历了多次宏观调控,多次房产变革。丰富的专业知识加上敏锐的眼光,使他总是能预测到产业发展的一些变化。虽然只有30岁,有人说他“老”,那是因为他开发房产的经验胜人一筹;说他“年轻”,那是因为他做每一个项目时,都充满激情,每一个项目都富含充满情趣的创新元素。

  自2005年担任公司董事局主席至今,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经发展壮大,经营领域横跨建筑、房地产、建材、投资、设备安装、市政工程、物业管理、规划设计等行业。近日,我们走访庆龙集团,与刘庆龙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笔者:庆龙集团经过了50多年的健康发展,特别是自你担纲公司领头人后,公司从一个小建筑公司逐渐扩大为涉足建筑、房产、建材等多种领域的集团化大企业,而且各行业齐头并进,发展十分迅速,能否请你介绍一下集团总体发展情况?

  刘庆龙:企业能如此迅速发展,80%受益于老前辈的教诲。我一有空,就寻找一些行业、企业的成功人士、有经验的老前辈,一起喝咖啡、喝茶,探讨企业的发展方向,从中捕捉灵感、得到启发。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宝贵经验、宏愿蓝图,他们苦于资金、年龄、行业等众多因素,不能付诸于实施和实现,而我则可从企业经营策略中付诸于行为,受益匪浅。

  我们公司从一个隶属于龙泉市建设局的三资建筑企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也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公司组建于1951年初,原名为龙泉市建筑工程公司,1984年体制改革后,公司借助改革开放,抓住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机遇,在改革浪潮中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并不断壮大。近20年来,承建了龙泉市90%的基建项目,并多次获得省、市及龙泉市信誉等级AA级、先进建筑企业、免检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和纳税大户等荣誉称号,在丽水各县(市)建筑行业中各项经济指标位居前列。

  随着企业综合实力的迅速增强,公司已取得房屋建筑二级资质,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市政、建材、设备安装、投资、规划设计、物业等专业资质体系,公司的专业技术队伍也从无到有,不断加强。公司管理根据“以人为本、务实生辉”的指导思想,已经迈上了科学管理化的轨道,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虽然目前企业还处于冲锋型的阶段,以发展为主题,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前提下,继续贯彻“追求卓越,筑就精品”的企业宗旨,为城市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以创新为动力,秉承“以房地产、建筑业为主业,相关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经营方针,在开拓创新中创造企业发展新的辉煌。

  “追求卓越、筑就精品”,既是集团对自身的要求,也是对社会的郑重承诺,它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的方向,培养员工品格的重要精神力量。

  目前,集团公司注册资本达13050万元,固定资产2800多万元,并拥有众多管理人才、高级工程师、经济师、项目经理等高级人才。

  企业获得的迅速发展,集团取得的成绩,除了企业全体同仁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之外,还得益于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等良好的宏观环境;还应该感谢社会各界历来对庆龙集团的关心和支持,感谢老前辈的教诲和启发。

  

  据了解,庆龙集团也曾有过最限难的日子,那就是企业改制之时。当时企业发展陷入困境,董事局主席刘庆龙力排众议,勇挑重担,为企业发展,自觉与企业、与员工同呼吸、共命运。在重大决策上,广泛融“智”,通过创业内部结构调整,完成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进了一批优秀人才,增强了企业的团队精神,逐步走出了困境,实现了企业发展的初步战略目标。

  

  笔者:老一代的房产开发商给人的感觉是“胆子大”、“直觉准”,他们基本未受过房地产开发的专业训练。随着时代的发展,像你一样一批知识型、专业型的开发商不断进军房产业,能在开发中寓理论于实践,其所操作的项目也很有特色。在丽水,你开发的楼盘优势在哪里?

  刘庆龙:除了项目的地理位置外,我始终认为建立在优良的品质基础上和注意力集中于消费者细节要求。企业每件大小事我多参与,边学边做,只有事事亲历,才能得其精髓,才能把企业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分配得更完美。我们设立的客户服务中心,就是把业主的投诉当作宝贵的经验,勇于接受,强调把精益求精的精神拓展到我们业务开发的整个流程。水阁庆龙·云阁苑楼盘成了购房者的“标杆”,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具备专业素养与人文底蕴的团队,用理性去制作产品,用技术手段去实现艺术追求,要求开发商会换位思考,建立真正的消费者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品牌。在品牌创立过程中,不允许偷工减料,必须认真研究质量系列标准,按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在建筑施工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不仅要实现思想到位、机构到位、设备到位、监管到位,在测量、施工工艺、材料来源等环节上进行有效监控,以确保项目的工程质量及建筑施工各项指标符合优质工程的需求。只有在深度挖掘了消费者的需求之后,才能把它提升到一种提高居住者生活质量的高度。如:水阁庆龙·云阁苑的园林景观设计,我聘请了杭州的知名设计单位,费用比别人多付出了3倍。基建工程的高品质定位,费用比别人多付出50%。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园区内的生活配套完善,品质与服务赢得市场,成为竞争的核心。只有踏踏实实地做项目,才会让消费者满意,从而夯实企业的发展基石。以经典建筑引领人居潮流,让买我房子的人住得“舒心、称心、放心”,让投资者有最大的发展潜力。

  刘庆龙出生在建筑世家,从爷爷那一代开始就从事建筑工作,受家庭背景熏陶的他,从小就有着远大理想,并且自主能力极强。1998年省建筑学院毕业后,就投身于龙泉市建筑工程公司,担任项目经理,当时他才23岁,便开始了创业生涯。几年之后,他在丽水房产名人灿若群星中,成了屈指可数的、堪称丽水地产少帅的年轻集团掌舵者。面对别人的赞叹,刘庆龙从不骄傲,他对工作的激情十分高昂,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却谦虚、低调。他一直说自己在业界还是后来者,是新手,在企业管理和经营上还需要向各位前辈学习,企业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壮大阶段。

  项目一个接一个很忙,没有空闲的时候。但无论工作有多忙,他对学习从不松懈,不自满,不自傲,善于学习,修身养性,塑造品格。到北京、广州、上海、杭州等省内外高等学府参加专家讲座和清华大学EMBA的培训,从中学到了不少理论知识,再把它应用于工作实践当中。不过,遇到难题或一有空他就找人喝茶、喝咖啡,那是因为他在茶楼里可以集“智”,可以得到好点子。他说年轻人更应该脚踏实地,一步步地扎实积累,厚积而薄发。正是这位年轻人,经营数亿项目,拥有上亿资产,却不见半点豪门霸气。

  

  笔者:庆龙集团发展迅速,社会知名度很高,你如何把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的关系?

  刘庆龙:我认为,一个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这是企业成功的法宝。先利他人后利己,我们除了努力为高级人才提供最好的发展机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之外,始终强调“客户、员工、股东”三大利益的关系,实现客户利益最大化。客户决定着产品的最终销售,是企业利润的直接来源,经营企业就是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一切为客户着想,以客户为中心。

  其次,在企业的发展中,员工起着最关键的作用,企业应以员工为本,要创造客户,也得创造员工。目前集团员工上千人,公司在满足员工薪酬、解决基本需求的同时,努力为员工提供合适的岗位。实行定期员工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还要关心员工的精神生活,为员工提供人性化的管理。

  最后还应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集团公司尊重股东们的利益,使投资者的利益得到充分的保障,最大程度上为股东创造财富。

  企业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始终把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作为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开展各项慈善活动中不断强化主体意识,实现企业生产经营与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把回报社会作为企业的重要使命,并把社会公益当作一个系统工程加以实施。近年来,企业纳税总额居龙泉企业之首,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社会贡献的持续提高,更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其次是突出主业,多元发展,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社会为客户提供满意产品。再就是关注困难群体和赞助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建设。

  很多人认为我们创业是为下一代,其实我个人用不了多少钱,留给子女最大财富是怎样做人。我们提供给他们一个空间、一个平台,让他们好好学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体现人生价值,不做寄生虫。其实,我最大的心愿是帮助别人,现在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还很多,我将尽我所能,回报社会。企业的壮大和成功,回馈社会,善事义举是我最大的乐趣和享受。所以这几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企业在福利、公益事业的投资和资助,“结对扶贫帮困”、“希望工程、助学助教”、“文体活动”等等,直接社会资助和慈善、社会公益事业总额约6000万元。

  古人云: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企业经营与人一样不能忘本,不能忘却自己何以生,何以乐,何以得福。饮水之前需思源,才是追求卓越企业的根本和正道。刘庆龙最大的愿望是,当企业壮大的时候,有朝一日能设立一个基金,用企业95%的资本回报给社会。他深知一个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植根于社会,去创造利润,完成资金积累的同时,必须持续回报社会。企业供给社会有形的财富,社会回馈企业无形的财富,即企业的信誉、品牌与影响力,为企业进一步拓展市场提供原动力。这样,企业和社会和谐互动,也是当前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要素之一。

  刘庆龙非常重视企业在福利、公益事业上的投资。几年前,龙泉市宫头小学教师廖焕莲去多个地方找老板协商,为给已考入浙江工业大学的贫困学子王勇赞助。刘庆龙深受感动,不仅拿出4000元给王勇交学费,还亲自驾车将王勇送到杭州的大学报到。此事在当地广为流传。类似捐资助教、扶贫济困的善举数不胜数。

  古语说:“人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毋庸讳言,对每个人来说,名利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刘庆龙却是不逐名利,做了好事不愿扬名,其造福苍生的拳拳爱心,甘于默默奉献的精神令人钦佩。

  刘庆龙先后出巨资参与了龙泉市阳光老年福利有限公司、龙泉市绿谷外国语实验小学、庆元县宏鑫校业有限公司等,直接资助和用于社会公益各项的总出资额达6000万元。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认为财富积累再多,并不能给个人价值增值几分,乐善好施越多,个人实现的价值越大。一个企业的善举体现的是企业良知,一个人的善举体现的是个人品质。

  刘庆龙从企业家迈向慈善家,他还身兼龙泉市慈善总会副会长之职。谦虚、低调、务实、开拓、创新,成就了从龙泉凤阳山下走出来的房地产少帅,成就了龙泉——龙渊蛟龙,成就了今日的“龙头”庆龙。我们衷心祝愿庆龙集团成为更大的“龙头”……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丽水楼市 00022 龙渊蛟龙 2007-6-8 浙江日报000222007-06-08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