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关于长江、黄河源头的困惑
· 重测世界大河始末
· 现代科技提供了重测大河数据的手段
· 人类应刷新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认识
· 哪一条河是世界第一长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现代科技提供了重测大河数据的手段
  说到重测世界大河想法的由来,刘少创说,那是在测过长江之后,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刘少创认为一条大河的准确长度是由河流的源头的位置、河流的入海口的位置、进行河流长度量测时依据的数据源和长度量测技术决定的。

  大河源头的确定并无公认的标准,目前一般采用“河源唯长”的准则来确定河源,这就是在河流的整个流域中选定最长而且一年四季都有水的支流对应的源头为正源。虽然目前大河的源头都在不同的时期,按照不同的标准确定下来,但就河流的长度量测,应该从最长的支流对应源头量起;作为河流终点的入海口则定义为河口两岸外侧切线与河流的中心线的交点。河流长度量测理想的数据源是大比例尺地形图。但是大比例尺地形图属于保密资料,至今仍无法从市场上得到。

  另外,很多大河流经的很多区域至今还没有大比例尺地形图,河长量测只能在中小比例尺的地形图上进行。由于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制作过程中进行了地图综合处理,这就造成了同一河段的长度随着地图比例尺的减小而缩短。在无法得到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情况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是全球大河长度量测最为理想的数据源。

  过去,河流长度量测主要依靠的是曲线尺,计算机出现后,河流的长度量测则使用数字化仪等,但是在精度和可靠性方面仍存在着很大问题。具有长度量测功能的遥感图像处理系统是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河流长度量测的有效工具。

  上世纪70至80年代,航天技术大量用于获取地球的地理信息。美国陆地资源卫星逐渐达到了15米至30米的分辨率。精确度最高的商业卫星——快鸟卫星已达到0.61米的分辨率。

  刘少创感悟到,进入信息时代以后,人类科技事业发生极大飞跃,覆盖全球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已被广泛应用,现在应该是刷新大河数据,结束人类数万年来依河生存却不了解河源所在的历史的时候了。

  刘少创当年赴澜沧江考察前看望了学界前辈黄秉维。黄秉维语重心长地说:“你把遥感技术和考察源头结合起来,把澜沧江搞下来,其他河流也可以参照这个经验。这种工作越早做越好。”

  此其时矣!那就干吧。继1999年重测澜沧江、2000年重测长江之后,刘少创走向世界大河。他说,重测大河的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只是运用了已经相当普及的现代科学技术。关键是大河应该重测,这件事本身很重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现代科技提供了重测大河数据的手段 2007-6-8 浙江日报000102007-06-08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