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嘉兴迈向跨越式发展
经济大嘉兴雏形跃然而出
近年来,嘉兴市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特别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来,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下发了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确保嘉兴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文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43.1亿元,四年年均增长14.8%,按2006年汇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30美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65.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1.5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3倍和1.6倍。
着眼打造全省接轨上海扩大开放前沿阵地,坚持接轨上海开放带动不动摇,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连续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注重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利用外资上了新台阶,对外开放领先全省。2006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2.22亿美元,增长6%。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外贸从数量增长为主向以质取胜转变。2006年实现进出口总值126.54亿美元,增长27.5%。
着眼打造环杭州湾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高工业化水平。出台《嘉兴市实施工业立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施意见》,注重产业集群化发展,围绕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临港工业、装备制造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等四大产业集群,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发展汽车配件、光机电等高新技术产业。2006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24.99亿元。2006年嘉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637.29亿元,同比增长22.6%;重工业实现产值1151.72亿元,增长26.1%。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新飞跃的若干意见》,鼓励、支持发展民营经济。
2005年以来,嘉兴启动了“蓝色引擎”发展临港产业,准备用15年再造一个经济大嘉兴。据悉,规划中的嘉兴滨海新区东起平湖金丝娘桥,西至海盐西塘桥镇,北至杭浦高速公路,总面积217平方公里。嘉兴市计划到2020年,滨海新区争取实现GDP1100亿元,相当于嘉兴2005年的经济总量。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是嘉兴滨海新区开发的重点。为保护不可再生的岸线资源,嘉兴提出在滨海新区的项目引进上做到宁缺勿滥,充分利用国家级嘉兴出口加工区和两个省级开发区的优势,把重点放在引进临港重化工、高新技术产业等项目上。目前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4个,千吨级泊位7个,2006年货物吞吐量达到2218万吨,增长31.9%。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建设网络型大城市
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山路时代”到如今的“南湖时代”、“滨海时代”,嘉兴城市的骨架和肌理正在不断得以延伸和完善。摊开“嘉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地处沪杭之间的嘉兴仿佛一只振翅蝴蝶,中心城区扼守咽喉要津,桐乡、海宁、嘉善、平湖四县(市)分处南北两翼,尾翼部位是海盐县和规划建设中的滨海新区,众多小城镇星罗棋布,大小城市城镇呈现网络状组团式分布格局。
近年来,嘉兴市着眼建设网络型大城市,紧紧抓住完善城市功能这个根本,以功能确定规模、指导建设、提升品位。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城镇发展、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等规划布局,加快构筑“一主五副一新城”网络型大城市,促进产业、人口和各类要素集聚,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嘉兴网络型大城市基本框架即“一主、五副、一新城、十五镇”。“一主”,指中心城区;“五副”,指嘉善、平湖、海盐、海宁、桐乡五个县(市)城区;“一新城”,指嘉兴滨海新区;“十五镇”,指十五个中心镇。中心城区是市域最高层次的综合服务中心;五县(市)城区和滨海新区为市域的次中心,城市功能辐射的中继站;各中心镇提供基本的居住与服务功能,适当吸纳部分工业。
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形成了与长三角各主要城市开放式、全对接的格局,浙北交通枢纽的地位初步确立。完成了“三横三纵三环四放射”道路建设,建成100平方公里城市道路主体框架,人均道路面积达23平方米,居全省前列。到今年底,从各乡镇出发15分钟内能上高速公路,从市中心出发30分钟内能到县(市)城区、60分钟内到沪杭苏等周边大城市。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2个小时可以到达宁波。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以建设“生态嘉兴”和“宜居城市”为主线,充分挖掘江南水乡的人文自然风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施七大水系绿化和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市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三项指标分别达37.15%、34.33%和10.99平方米,营造了“水、绿、文”融为一体的“水都绿城”。市区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各县(市)均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区验收,南湖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获得了国家建设部授予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眼下,嘉兴市域“一心(中心城区及滨海新城)、五次(五个县市城区)、十点(片区中心镇)”组成的网络型城镇群活力迸发,成为嘉兴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
“六个一”叫响嘉兴文化品牌
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基层文化建设新举措、一次前所未有的文化改革、一次空前绝后的文化摸底、一场史前文化的接力、一系列体现嘉兴地域文化的纪念活动、一批硕果累累的文化创作。嘉兴正用“六个一”构建“文化大市”。
嘉兴市坚持把建设文化大市、打造“人文嘉兴”作为新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人文优势,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初步形成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围绕提高全民素质,以“南湖讲坛”为主阵地,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理论宣传活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嘉兴“崇文厚德、求实创新”的人文精神。积极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以文明礼仪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积极实施文化发展“六项工程”,着力推进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人才“五个强市”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公民的文明素养和社会的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市及所辖县(市、区)全部荣获省级文明城市(县城、城区)称号。市区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文化精品创作取得新突破,音乐剧《五姑娘》获得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各县(市、区)全部跨入全国或省文化先进县(市、区)行列。高中园区等一批新建教育设施项目相继完成,城乡教育差距逐步缩小,基础教育保持全省领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嘉兴学院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高教园区开工建设,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落户嘉兴。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科技进步水平变化保持全省领先,市及各县(市)连续三轮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行列。成功引进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国际技术研究与转移中国(嘉兴)中心,科技产业化成果喜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全面发展。残疾人工作和审计、气象、档案史志、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连续三年实施文化名城创建行动纲领,目前,全市文化产业单位4000多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总投资额超20亿元。先后启动了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江南文化节”为载体蓬勃开展群众文化生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大力推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全市村级文化阵地建成率达到88.8%。
未来的五年,嘉兴市委、市政府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四位一体”总体部署,增创新优势,把握新机遇,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创优环境,增强动力,提升素质,着力打造活力嘉兴、人文嘉兴、生态嘉兴、法治嘉兴、平安嘉兴,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长三角经济强市、杭州湾滨海新市、江南水乡文化大市建设步伐,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并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