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缺氧的美丽
· 大哥老汪
· 大·窑·怀·想
· 被铭记着的两本书
· 那年我高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缺氧的美丽
■王宗仁
  我谈及高山反应,完全是因为西藏通了火车。从首都北京发出直达西藏拉萨的首趟列车,用一路欢唱不息的清亮笛声,一下子把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与我们的距离拉近了。内地不少人难捺狂热蹦跳的心,要去或想去一回西藏,看一看那个千百年来令人神往却又无法走近的神秘世界。但是人们的忧虑颇多,西藏的山太高天太冷氧气太少,那是生命的禁区呀!

  大概因为我有近百次跨越世界屋脊的经历,不少熟人见了我,总要打问让他们担惊受怕的敏感问题:高山反应真的会要人命吗?缺氧到底是什么滋味?血压有点高能不能上唐古拉山?等等。提的问题虽然五花八门,却无一不和高山反应有关。

  这就是我写这篇短文的来由。

  当我写下这个标题后,连我也觉得怪怪的。缺氧的美丽?没听说过!有人看了标题后很可能要做这样的猜测,我要讲自己和高山反应的美好故事了。要不“美丽”二字从何说起?这实在是一种误解。其实我恨死了缺氧,恨死了高山反应。我曾经亲眼看到我的一位战友被高山反应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对它让我怎能爱得起来呢?

  我这么一说,有人可能更糊涂了,那你为什么要说缺氧的美丽?到底咋个美丽法?好吧,我讲下去你总会明白的。

  所谓高山反应是人到了海拔较高的地方,因为缺少氧气引发的病症。主要症状是:头痛心慌,走路大喘,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胸闷腹胀。高原汽车兵形容高山反应有两句很形象的话:好像有人用榔头砸你的脑袋,又像有人用木耙掏你的五脏六肺。这当然是比较严重的反应了。

  我是1958年入伍走上青藏高原的。那时,高原的自然环境和高原的生活条件相当差。我们这些新兵最发怵的,还是高山反应。这个过去在内地从未听说过的怪病,被一些好事者渲染得简直像景阳岗上的老虎一样穷凶极恶,好像它不吃掉你也得把你咬个千疮百孔。你听听那些把人的头发都会吓得竖起来的顺口溜吧:“不冻泉得了病,唐古拉山要了命”,“到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早上患感冒,晚上转肺炎。来日肺水肿,赶快写遗言。”够吓人的了吧!

  在这种森严的氛围中,我们这些新兵第一次上唐古拉山,出现战战兢兢甚至惊慌失措的情绪就在所难免了。从车轮离开驻地格尔木那刻起,新兵们就开始打听翻越唐古拉山的具体时间。心里有障碍呀,既想体验过山时高山反应带来的滋味,又惧怕这种体验。尤其是一同来的新兵张耀玉,分明得了“恐高症”,汽车走不了几公里他就向老司机打问一次。司机看出他的情绪不正常,就安慰他不必紧张,说他们已经好几次闯过唐古拉山了,一般人都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小张还是紧张,继续打听过山的时间,老司机依然不烦不躁地告诉他还没到唐古拉山。就这样老司机总是说还没有过山,一直到了中午,小张觉着不对劲,又问:到底什么时候过山?老司机才说,一小时前已经翻过了唐古拉山。小张一听,马上晕了过去。天哪,唐古拉山!

  听起来这件事像个笑话,但确是真人真事。它不可辩驳地说明人的精神作用多么重要!你惧怕高山反应,心里的防线垮了,即使身体健壮,你也可能败下阵来;如果你藐视高山反应,在气势上首先压倒它,只要你身体没有大毛病,就能战胜它。张耀玉不是被高山反应击倒,他是自己把自己吓倒的。

  我特别欣赏五道梁兵站院墙上那条标语:“要想狂,五道梁!”这是针对“到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提出来的。一个“狂”字,活脱脱地崩出了高原战士的豪迈气派。

  数十年来,我在青藏高原奔波,不可能没有一点儿高山反应。但我心里有个底数,我的身体是可以抵挡高山反应的。我总是这样一种心理:我大步走在世界屋脊上,可以骄傲地向人炫耀,我的脚下是唐古拉山!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超高的海拔、高山的缺氧、酷寒的气候,锤炼了我和战友们这种坚毅的忍耐力。

  我曾多次说过:“我有创作不完的青藏高原题材。”这也可以说是高山缺氧给我的另一种馈赠。

  1996年夏,我约了20余名著名作家赴西藏采风,途经唐古拉山兵站时,不少人头昏脑胀,吃不下饭。我坐在食堂一气吃了三个烧饼喝了两碗稀粥才罢休。大家围着我很羡慕地“参观”。我说:高山反应专门欺侮不吃饭的人,因为你吃饱了肚子就可以战胜它。几个同志鼓起勇气吃了烧饼,他们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香的烧饼!

  在这里,烧饼带着很强烈的精神指向。我还是要说,因为有了高山反应,唐古拉山的烧饼才有这种殊荣。难道不是吗?它不美丽吗?

  有一个细节我终生难忘。在昆仑山中一个连队的窗台上,我看到罐头盒里盛开着一簇一串红。它那艳丽、翠绿的枝叶花朵,把山中的积雪、冰川也映衬得有了生机。就在这花簇中间挂着一个小木牌,上面写着两个字:忍耐。

  霎时,我明白了许多,想了许多。官兵们的忍耐是一种责任,一种忠诚,更是一种美德。总之,是一种精神。高原的美丽在于缺氧,万物在严重缺氧的日子里,展现着苍凉宏大的妩媚。

  我还要说那句话:因为缺氧,才显出了高原人的美好心灵。这就是缺氧的美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6 缺氧的美丽 ■王宗仁 2007-6-8 48256F32002924A648257264000B676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