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绕过高考 上北大
· 居高临下看高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绕过高考 上北大
■本报记者 陈洪标
  又到一年高考时,衷心祝愿每一个考生都能如愿考出好成绩,但是这里我们刊发的兰溪两位青年农民的故事,却也多少告诉我们一点,“一考定终身”,在现代社会已经不是那么绝对了,更重要的是对学习的定位。

  10年旁听生:从农民变成学者

  对于当年高考落榜的柳哲来说,很高兴自己选择了另一条绕过高考继续求学的道路。通过在北大做旁听生,十年来他该学的大学课程全部学完了,尽管没有拿到文凭,但是,他凭自己的才能,做了许多别人不一定能做的有意义的事情。现在的他不仅被称为 “北大游学代言人”,而且还通过自己对家谱的多年研究,被媒体评价为“柳哲和他的同道催生了一种‘姓氏经济’的诞生”,在北京的各大媒体上,他被称为是“北大旁听十年熬成的学者”……

  考不上大学做个旁听生

  只要肯学就行

  柳哲是兰溪市梅江镇国庆村的农村青年,1989年高考落榜,其后五年,他曾担任过语文代课教师、横溪镇文化宫专职管理员、浦江县曹聚仁(兰溪籍著名作家)资料馆筹办负责人等。那时,他对研究家族姓氏文化有了兴趣,开始在村里搜集柳姓家谱。

  1995年5月17日,柳哲在家乡组织建立了“曹聚仁资料馆”,在筹建曹聚仁资料馆的过程中,柳哲感觉到自己因能力和学识的局限,力不从心。正巧,在向全国各大学术机构以及高校中文系征集有关曹聚仁的资料的过程中,结识了当时在北大中文系当办公室主任的张兴根,张老师鼓励他来北大进修。

  1996年,26岁的柳哲辞去了一手创办的曹聚仁资料馆的工作,带着家里所有积蓄3000元钱来到北京大学。张兴根帮他办理了一门课程的旁听手续,在学校宿舍找到了一个床位。

  从此,柳哲开始了常年在北大旁听的生活。每天他要旁听四五节课,多的时候一个晚上要听三个讲座,他去听不同风格的讲座,去认识不同的老师。知名教授的课程、讲座让他大开眼界。然而,游学没有他想象中的浪漫,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经济问题。在学校住宿每月120元,食堂吃饭100元,加上买书,一个月他得花费600元。

  为了赚取生活费用,他想了很多办法。先是往北大的校刊投稿,那时校刊的稿费比较低,每篇文章只有2—4元,每年他要发五六十篇。后来,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学校里找到了抄写的工作:抄信封、论文题目、通信地址等,这样的短工每次可拿到200元的“高薪”。除了这种活,他还主动去寻找一些挣钱的体力活。

  由于不断的学习,柳哲的文史类知识丰富起来,1996年12月,他在北大一位教授的推荐下,去北大出版社当校对的兼职。这份工作不用坐班,把工作拿到家里干就可以,每月还能有近千元的收入。

  从边缘人成为群体代言人

  只要努力终会被认同

  在北大,名教授给他最大的收获是,他们不仅学问精深,而且平易近人,乐于扶掖后进。柳哲从中学会了做人,而且自己也慢慢有了自信。他结合在北大所学,继续他的两个兴趣:曹聚仁研究和姓氏文化研究。

  尽管天天在北大,却没有北大学生的名分。有一次,一封寄到柳哲中文系信箱的信件被写上“查无此人”而退回到总收发室,幸而又转到了校刊的联络处,柳哲才知道有这么回事。当时,他心情十分沉重,心想也许自己再努力也不会被认同,这让他再一次痛心地怀疑自己在北大的定位,“几乎流泪”。

  2001年,柳哲提出了“北大边缘人”的概念,把那些和自己一样,没有北大的学籍却向往北大,并在此旁听、进修、游学或考研者的群体进行了身份定位。这个概念后来变成了从蔡元培时代起就存在的旁听生群体的称谓。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先生还特意撰写一篇《北大边缘人》,激励这些好学向上的游学者。也正是关于“北大边缘人”的定位,让柳哲一下子成了媒体关注中这个群体的典型代表。

  学历文凭固然重要

  更重要的是实际能力

  既进得了北大,也出得了北大,学以致用,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柳哲现在已经不太经常在北大听课了,“事务繁忙,空余时间太少”。虽然当初来到北京,也是想要取得文凭的,但因为自考费用太高、外语基础差等原因没有拿到文凭,但现在他已经看得很开了,学历文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实际能力。

  2003年,山西“柳宗元后裔聚居地”柳氏民居的一位老板在网上看到柳哲的相关文章,很感兴趣,就联系了他,请他帮忙策划了“柳宗元文化节”。其后,柳哲开始致力于研究家族文化。

  “炎黄子孙血脉相连,万姓归宗,有这样的需要。”他自豪地介绍说,在浙江,家谱很兴盛,他们就受托帮好多人编修家谱。柳哲把这当作是他的“文化事业”,并热情洋溢地宣称“家族文化将是未来一种新兴的文化”。

  2005年7月,柳哲在中国博客网发表一篇《中国家谱文化复兴宣言》。他还筹办了首次唐宋八大家宗亲代表见面会,他认为复兴家谱文化,开展这些活动可以打造地方旅游资源,提升文化品位,又有经济利益,何乐而不为?为此,有媒体评价“柳哲和他的同道催生了一种‘姓氏经济’的诞生”。

  现在的柳哲,头上光环很多:北京东方文化馆副秘书长、中国传统文化论坛副秘书长、中国家谱文化论坛总策划、河东柳氏文化研究会负责人、著名姓氏文化专家、曹聚仁研究专家等。在记者采访的两个小时中,他接了三个电话,全是工作上的事情。忙忙碌碌地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看起来,柳哲的心情还不错。

  40岁进京:白天打工夜上北大

  今年3月12日,柳哲的一个同乡施经军也来到了北京。

  今年40岁的施经军是兰溪市梅江镇陈派宅村的农民,高中毕业后,当过炮兵。回乡务农后,他并不“安分”,自称对写作很感兴趣,曾经参加过几个报刊的招考。这次他撇下妻子和女儿,离开家乡到北京“求学”。

  虽然即将进入不惑之年,家里的小孩都已经上学了,但是,受到柳哲的影响,怀揣着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他也来到了北大。

  到北京后,他租了一间月租金为220元的房子,只够放一张小床、一张电脑桌。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先是到一家内刊社找了一份没有工资只提供盒饭的公益性工作,头衔是主编助理。

  后来,他又到一家管理培训公司找了份差使。现在北京在创建学习型城市,他的工作是帮公司拉业务、写推广文章,底薪1000元,外加提成。他总结道,北京这个地方,只要你有本事,钱还是能挣到的,关键是要有能力,提升自己。

  他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北京很有一种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感觉,学习的氛围相当的浓厚,在这种氛围中熏陶三至五年,苦虽然苦一点,但对于我的人生历练来说也不是一件坏事!”

  正是出于这种感受,施经军的内心没有那种民工的失落和自卑,反而感到很充实。白天打工挣钱养活自己,一到晚上,他就往北大跑,夹着一个包“溜”进校园,听诗歌朗诵、文学讲座,基本上他每晚都去。钱理群、陈平原、曹文轩……北大中文系名师们的课他都听过。

  他不要文凭,只要提高能力就行了。在北大,来自全国各地像他这样的旁听生有很多。

  有一次,施经军站在教室门口,不敢进去,被老师发现了,连忙招呼他“同学,进来进来”。当他听到“同学”两个字,感觉特别亲切……

  今年4月,北京卫视要在高考前做一档50分钟的节目,由著名主持人李湘亲自采访。最后,节目组把眼光落在了北大旁听生这个群体,准备做一个《从另一条路上北大》的专题,以反映他们真实的生活和感受。

  当时电视台挑了10来个新老北大旁听生作候选嘉宾。这时,施经军刚到北京还不到一个月,对北京的熟悉程度远没有对北大熟悉,但是他的普通话和表达能力比较好,最后被选中了,是四位新老北大旁听生中的新人。

  11日,施经军坐在北京卫视的演播室里,采访他的是自己常在电视里看到的著名主持人李湘。与他坐在一起的嘉宾,还有在1997年“游学”北大三年的四川籍作家王少农,现在出版了7本书;游学十多年、身家过亿的民营企业家温邦彦和一位北大政治系的教授。从刚见面到访谈结束,大家都鼓励他好好“游学”。

  北京卫视还电话采访了他的妻子周春爽,问她“支持不支持丈夫到北京”,她回答,支持的。施经军说,他老婆本来是不同意的,是他耍了一点小聪明。梅江农村有名叫“斗牛”的赌博游戏,施经军说,他有一种包赢的方法。他老婆不信,他就“出老千”演示给她看。他老婆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去赢点回来?他说,这等于是到乡亲们口袋里掏钱,这种事他不干的,要么就到北京这种大城市去发展。好说歹说“骗”得了周春爽的同意。

  5月9日,这个专题在北京卫视播出了,50分钟的节目,30分钟是他的内容,因为他的自然和轻松的言谈,成了专题片中的主角。

  第二天,施经军就在公司里尝到了做“名人”的滋味,同事纷纷对他的北大求学深感佩服。

  对今后的打算,施经军准备在北京呆几年,呆得好把老婆孩子都接来;呆得不好,就不时寄点钱回家,继续当旁听生。

  两农民启示:高考只是一场考试

  柳哲和施经军的选择,可以说一方面得益于北大秉持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传统,能够善待他们这些旁听生。另一方面也是他们求学的目标成全了他们,他们旁听求学不为文凭,只为提升自己,让自己的才能和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这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定位和人生追求的方向。他们尽管是北大的旁听生,但却是社会这所大学里的堂堂正正的求学正规军。他们的人生就是因此努力而得到改变。

  从表面上看,他们绕过高考走了很多弯路,也很艰辛,但是他们追求学习的目标没有变。所以,无论你考上了大学,还是名落孙山,无论你在校园内苦读还是在社会上闯荡,只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不管身在何处都能找到方向。

  高考确实很重要,当然应该认真对待,走好这人生的重要一步。但是,从人的一生来看,高考只是一场考试,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你不先放弃,并不能“一考定终身”。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社会 00013 绕过高考 上北大 ■本报记者 陈洪标 2007-6-7 浙江日报000132007-06-0700016;浙江日报000132007-06-0700017;浙江日报000132007-06-0700018;浙江日报000132007-06-07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