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6月6日讯(记者 李应全 通讯员 詹雅) 世界上有一种病是任何物质性的药物都治疗不好的,这就是心病。“心病还需心药医”,如今,杭州市的心理医生随主治医生一起走进病房,用一剂剂“心灵鸡汤”化开了许多人心中郁积多年的心结。病友们将心理医生看作是“心灵魔术师”,称赞他们“谈话比吃药还灵”。
在拱墅区小河湖墅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遇到了一位高位截瘫的病人。他年纪不大,原来是位建筑工人,从高高的脚手架上摔了下来,不幸变成了截瘫病人。他抱怨命运不公,“活着没意思”,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甚至不愿意跟妻儿说话,形同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他始终被一个问题困扰着:“为什么遭遇不幸的是我?”
心理医生刘蕊萍慢慢打开了他的心结。刘医生对他说:“我们都有可能遭遇不幸。你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为什么遭遇不幸的不是我,而是别人呢?”她帮助他逐渐脱离了抱怨“为什么”的绝境,引导他去思考“怎么办”。怎么办?小伙子最后想通了。现在,他坐着轮椅主动去寻求福利机构的帮助,并托人四处找工作了。一家人面对现实,逐渐又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
这里还有一位病人,辗转各大医院也没有治好疾病,整天无力地躺在病床上,既不看电视,也不跟别人讲话。刘蕊萍对病人进行测试,发现他的经济、家庭和人际关系指数都为0,非常正常。但是他的性格指数为7分,属于敏感偏执型,看问题的态度比较消极。这就是他的病因所在!刘医生对他的认知行为进行了干预,逐步调整他的思维方式。刘医生劝他对日常生活不要太过敏感,过于敏感就容易受到伤害。人的情感如果变得迟钝一些,反而能省去许多烦恼。
病人听从了她的建议,果真培养起来“钝感力”(迟钝的能力),遇事不再钻“牛角尖”了。他每天打开电视看看新闻,走出病房和人打招呼,出去一次就在病历上打一个“勾”。经过系统干预,他不仅饭量恢复正常,而且身体康复得很快,连主治医生都惊奇不已。病人直夸心理医生“谈话比吃药还灵”,表示出院后还要来找小刘治病。
如今,心理卫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将心理干预运用于身体康复治疗是一种新的医疗模式。“心理医生下病房”制度目前在杭州还处于尝试阶段,以后将会有更多的心理医生参与到查房和治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