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老师安心了,海岛孩子开心了
· 银幕走来
优秀共产党员
· 感谢您,老英雄
· 北京公厕将不再用WC标识
· 170万大奖归还不知情的彩民
· 吕福海同志逝世
· “抗艾志愿者之家”在网上安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海岛孩子如何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经记者与人大代表沟通协商,定海教育局出台政策提高优秀教师待遇
老师安心了,海岛孩子开心了
本报记者 洪加祥 谢国平
  海岛孩子在家门口能否享受到平等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记者去年以来往返于舟山定海区一些海岛采访,听到当地家长议论的一个话题。

  定海区盐巷镇海龙村渔民张芬萍的女儿所在学校,两年来有13名老师调进城,她着急地对记者说:“真希望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让好老师留在海岛任教。”

  据了解,在海岛上执教的小学老师,一年工资平均比城里同行要少1 万多元,加上岛上生活环境艰苦,学生多、班级多和授课时间长,每年都有老师通过参加“进城考”,上岸进城。

  记者与部分人大代表一起,走访舟山市有关部门,进行反复沟通和协商,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为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留住农村骨干教师,定海区教育局出台《关于奖励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的通知》、《关于农村等级骨干教师认定办法》等政策,从制度上提高农村优秀教师的福利待遇。

  要走的,最终没有走

  去年夏天在金塘岛码头,渔民们经常能看到柳行小学的方艳娜老师出入码头,参加教师进城考。

  方老师教学水平高,深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是柳行小学的骨干老师。但毕竟海岛学校工资收入比城里同行低不少,许多老师都走了。学生家长说,方老师在海岛小学教书工资不高,但得到的奖状却很多。

  看到别的老师一个个调进城,方老师最后也动了进城的念头。去年没走成是因为请不到代课老师,她不忍心荒废孩子们的学业。

  可今年方老师却不想走了,区里根据群众建议与要求,开展评选区级优秀教师和农村骨干教师活动,规定一个学校可评20%的农村骨干教师,一评三年,每人每年奖励4000元。方老师不仅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每年奖励5000元,还被评为农村骨干教师,又奖励4000元。方老师说:“如此提高农村骨干老师的待遇,我应当感恩,怎么能走?!”

  奖励20%,收效100%

  每次听说有老师要从岑港小学调走,岑港镇桥头村学生家长老李都要带人到学校来劝说。两年来,老李曾13次带着几十名学生家长到校长室,恳求校长不要再放老师走了。

  数学老师侯飞在岑港小学一干就是15年。丈夫在城里公管部门工作,儿子王晨南在城里念书,一家人希望她能尽快调到城里团聚。一次,丈夫出差在外,小晨南被安排在家政社托管,到了晚上,晨南打来电话哭诉:“别人的妈妈都在家里,为何我的妈妈老在岛上,妈妈,你什么时候能调到城里?”

  按理,侯老师今年是可以走的,但海岛的孩子需要她,学校需要她,加上这次区里奖励20%的农村骨干教师和区级优秀教师,她都有份,光奖金得了上万元,她说,现在全社会如此重视教育,自己就更不能当“逃兵”了。

  骨干教师留住了,岑港小学66名老师的心就留住了。今年以来,岑港小学没一名教师调走。热心教育的学生家长老李,也不必再带家长来校劝说了。

  定海区教育局长何岳成透露,在骨干老师带动下,现在,农村教师都安心在海岛任教。

  盐巷镇最近专门拿出一笔资金,为留守海岛的骨干教师建立“安心奖”。据盐巷小学夏芳芳老师统计,她一年可增加收入1.1万元。

  进城的,又回来了

  群众的反映,促成一个好制度的出台,也促使调进城的一位老师又回岛执教。去年秋,金塘岛初中学校有位老师要调到城里,班里3名学生竟带着行李,拿着父母从亲戚处借来的钱,到码头等老师,跟他进城走读。这次学校评选骨干教师时,调进城的这位老师,又带着3名走读生回到金塘岛。

  这位老师向记者透露:“在海岛任教10多年,我有在基层执教的优势。现在,区政府把奖励重点向农村教师倾斜,我选择回岛教书,可以为自己找回更多的成就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9 老师安心了,海岛孩子开心了 本报记者 洪加祥 谢国平 2007-6-7 48256F32002924A6482572E9002CBF7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