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老师安心了,海岛孩子开心了
· 银幕走来
优秀共产党员
· 感谢您,老英雄
· 北京公厕将不再用WC标识
· 170万大奖归还不知情的彩民
· 吕福海同志逝世
· “抗艾志愿者之家”在网上安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6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情系红丝带 爱心网神州
“抗艾志愿者之家”在网上安家
  本报杭州6月6日讯 (记者 张冬素) 浙江传媒学院学生近日开设了“抗艾志愿者之家”博客(http://blog.sina.com.cn/aye)。记者今天访问该博客时发现,“抗艾志愿者之家”广受网民关注,开设才10多天,已有3.8万多人次浏览。

  传媒学院2004级新闻本科一班的杨松同学,曾去河南艾滋病高发区上蔡县调查艾滋病情况,回校后他出版了《“艾”情紧急——来自艾滋病高发区的调查报告》,并在暑期组织同学赴上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4月,看到团省委和本报、浙江在线网站联合举办的“共创和谐,从我做起”创意实践活动后,杨松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策划成立一个“抗艾志愿者之家”的社团,并通过一个同名的博客作为平台,为艾滋病人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

  4月30日,浙江传媒学院的创意方案“情系红丝带,爱心网神州”参加了“共创和谐,从我做起——浙江青年报网互动纪念建团85周年、五四运动88周年”的竞赛,获得优秀创意方案。

  比赛结束后,同学们就开始行动,搜集材料,设计博客栏目。5月22日,“抗艾志愿者之家”在新浪网上正式“安家”。现在,“抗艾志愿者之家”博客的内容已经有50多页,以艾滋病相关报道、防治艾滋病知识居多。为方便网民沟通,同学们还分别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抗艾志愿者以及关心抗艾的网民开设了3个QQ群。现在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这个QQ群就有四五十人加入。

  “抗艾志愿者之家”博客开通后,引起了网民的关注。杨松告诉记者,每天晚上,他和同学都要花一两个小时回答这些问题,有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他们将请省内外艾滋病防治专家来解答。杨松说,希望“抗艾志愿者之家”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心灵港湾。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9 “抗艾志愿者之家”在网上安家 2007-6-7 48256F32002924A6482572F10032A46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