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求学求职
3  4  
PDF 版
· “热线招聘”开通求职“快车”
携手企业建人才储备机制
· 看创意设计新生代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林学院举行首届国际文化节
· 省首家三优家长学校成立
· 浙江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
· 备战浙江-西澳经济合作峰会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多种途径零距离对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宁波江北区服务大学生就业“新招”迭出
“热线招聘”开通求职“快车”
携手企业建人才储备机制

  日前,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的胡一凡,接到了来自浙江宁波江北区人才服务中心的热线招聘电话,邀请他到江北一家外资公司参加面试。经过几轮角逐,胡一凡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称心的岗位。

  宁波江北区人才服务中心借助这个电话热线招聘服务平台,已为包括甬江集团、贝斯特纺织有限公司在内的近百家企业招聘了数千名优秀高校毕业生,涉及文秘、财务、工程、电子、冶金、外贸、营销、机械等数十类岗位。

  近年,宁波市江北区人事部门通过一系列新模式,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零距离贴心服务,取得显著成效。

  构建全区整体人才

  服务网络

  从2004年开始,江北区就以区人才中心为龙头,在街道(镇)和产业园区分别建立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并在辖区各重点企业中建立人力资源联络员,形成了一个以各级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为基站的全区整体人才服务网络。

  “有了这个人才服务网络,为广大企业和毕业生提供常年性、经常性的人才服务,就有了一个崭新的供需交流平台”,该区有关工作人员介绍道。

  位于江北工业园区内一家年纳税200多万元的外资企业,因为经营的业务涉及到销往欧盟国家的产品认证工作,对人才专业性要求相当高,但整个宁波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少,企业向园区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发出了“求助”。一个月之后,在江北区人事部门的帮助下,来自全国高校的30名大学毕业生进入这家外资企业,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搭建“企业、政府、毕业生”

  信息互动平台

  杭州湾大桥的建造,给江北区的经济崛起带来了许多的契机。与此同时,一批海运、物流、三产服务等企业相继扎根江北,各类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量也由此大增。

  该区人事部门很快就获悉了情况,及时开展“三上门”活动,即指定专门工作人员每年定期走访千家企业,向企业上门宣传政策,上门了解企业需求并向其征求意见,快速搭建起“企业、政府、毕业生”信息互动平台。

  2006年初,江北区又在网站上开设了“人才百事通”QQ咨询服务热线,通过网上在线服务及时回答企业和大中专毕业生关于人才问题咨询的答复,并为大学生择业提供建设性的建议。截至目前,通过QQ咨询热线,已经为400多位宁波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服务。

  

  针对性安排大学生实习

  促进就业

  江北区中小规模企业众多,是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该区因地制宜推出“订单式”人才储备机制,要求辖区内非公企业以镇、街道、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为集结点,上报企业实际所需实习岗位和实习人员数量,人事部门及时将企业实习岗位和实习人员数量与高校进行协商,有针对性地安排大学生实习,促进大学生有效就业。

  对已在宁波蓝野医疗器械公司开发部工作的储积武来说,被学校派送到该企业实习是他顺利踏入职场的第一步。实习期间,储积武不仅完成了实习任务,还在公司每年举办的企业文化节上充当了协调员的角色。蓝野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敏说:“再怎么面试也不能完全测评出对方的业务能力。但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可以长时间观察这些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学生的各种能力,这对公司选才有实际作用。”    (通讯员 吴 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求学求职 00015 “热线招聘”开通求职“快车”
携手企业建人才储备机制
2007-6-6 48256F32002924A6482572D500125E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