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用一场精彩球赛表达
迎接省党代会的喜悦
· 学生的荣誉家长来领
· “新七大奇迹”评选遭质疑
· 哈佛著名教授
称赞“种文化”
· 提前为大三学子
找实习单位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嘉善洪溪村洋溢着节日的快乐。农民“种文化”百村赛·“嘉善杯”村级篮球擂台赛鸣锣。村民们和远道而来的义乌农民球员——
用一场精彩球赛表达
迎接省党代会的喜悦

  本报嘉善6月3日电(记者 陈培华 沈建波 通讯员 徐雪娟) 快乐是今晚洪溪村所有农民的心情。今天晚上,嘉善县洪溪镇洪溪村灯光球场,成了上千村民欢乐的海洋,他们在这里迎来了自己的节日——农民“种文化”百村赛“嘉善杯”村级篮球擂台赛首场比赛。农民朋友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尽情展示过节般的喜悦和欢乐心情,迎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

  晚上7时许,在欢乐的锣鼓声中,擂台赛正式开始。守擂方,是身穿黄色队服的洪溪村篮球队;攻擂方,是一袭白衫的义乌市廿三里街道华溪村篮球队。拥有主场优势的洪溪队,一开场就展开了猛烈的进攻,上篮、跳投、远投……球员们个个生龙活虎,一上来就以10∶2遥遥领先。但随后,渐渐稳住阵脚的华溪队开始反击,抢断、妙传、空切,一连串动作令人眼花缭乱,并以两个三分球很快将比分扳平。双方你来我往,比分一直咬得很紧。平日握惯锄头的农民,打起球来也有板有眼,颇具专业水准。

  小小一个篮球,带给农民无限欢乐。广大农民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在精神生活上有着更高的追求,求知、求乐、求美已是农村5年新变化的真实写照。带队前来的华溪村支书虞红火说,和洪溪村一样,篮球在华溪村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966年就成立了篮球队。如今,生活日渐宽裕的华溪村,篮球更成了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运动。村里有两个灯光球场,3000多村民中,经常打球的有近400人。球员打球没有工资、奖金,但他们依然十分投入。虽然华溪篮球队在当地小有名气,但很少外出打球。看到浙江日报的报道后,他们勇敢地揭下了洪溪村发出的“英雄帖”。

  作为擂主,洪溪村篮球队也底气十足。自从参加农民“种文化”百村赛后,村里爱打球的人更多了,篮球骨干由七八名发展到近30名,村里还成立了3支篮球队,今年3月以来村里“赛事不断”,相继举办了村级篮球联赛、全镇村级篮球邀请赛、三人制篮球联赛等比赛。洪溪村的名气也因篮球更响了,来自上海、萧山、嘉兴等地的农民篮球队纷纷登门,杭州西湖区有一个村主动打来电话要求参赛,但由于名额有限,只能约定擂台赛结束后进行一场友谊赛。

  球场上,双方球员打得难解难分,洪溪村队偶有失误,最着急的是场边的“篮球教头”吕瑞泉。因鼻癌复发,他最近在上海住院治疗了一个多月,5月底才出院,医生让他静心休养。但得知村里要摆篮球擂台,吕瑞泉出院第二天晚上就出现在球场上。看到教练回来了,球员们都像吃了定心丸,训练格外卖力。看到吕瑞泉如此不顾性命,几十年没红过脸的老婆跟他吵了一架。吕瑞泉说:“我知道老婆是担心我的身体吃不消,但我真的离不开篮球。”

  今晚的灯光球场上,最开心的是呼朋唤友赶来看球的村民了。全村1500多人几乎家家倾巢而出,还有邻村骑着摩托车赶来的人。比赛还没开始,球场内就已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有一家三代全体出动的,有老夫妻携手而来的,也有成双结对的情侣。每当比赛双方打出一个好球,70岁的老太吴雪英就鼓掌叫好,她兴奋地说:“我看了几十年的球,到球场边一坐,不开心的事也会一扫而光。”在附近一家植绒厂打工的安徽籍民工李国明,也是洪溪村篮球队的忠实“粉丝”。他说,现在一有空,工友们也喜欢打篮球了,业余生活不再单调乏味。

  比赛进入中场休息,由20名村妇组成的洪溪“篮球宝贝”闪亮登场,她们身着绿色的健美衫,在球场中央跳起了动感十足的韵律舞,让观众大饱眼福。

  双方易地再战,比分一直交错上升。比赛还剩5分钟时,洪溪村队还领先5分。没想到此后洪溪村队两名主力队员相继犯规满5次被罚下,华溪村队突然发威,最后以74∶70分险胜,攻擂成功。

  赛后,双方队员友好握手,相约下次再切磋球技。村民们也没有因主队的失利而沮丧,而是用雷鸣般的掌声感谢双方球员的精彩表演。散场时,邻村的人骑着摩托车带着快乐而去并期待着下一场比赛。

  根据赛程,6日晚,洪溪队将迎来第二支挑战球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9 用一场精彩球赛表达
迎接省党代会的喜悦
2007-6-4 48256F32002924A6482572EF0050A45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