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新闻
3  4  
PDF 版
· 学会留点余地
· 明日之星
· 从事农机服务
将减免多项费用
· 97名小学生捐出首批“长寿课本”
· “小板凳阅读”让孩子从小爱书
· 老人小孩上下楼梯不再慌兮兮
· 以心换心
· 高考“电子作弊”,没门
· 不让生命有一天空转
· 省第五次少代会闭幕
· 30万尾红鲤鱼 直把山溪当花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6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学会留点余地
朱国良
  我认识两个“匠”,一文一武,一雅一俗,一个是大雅的画匠,一个是大俗的木匠,他们的作品和手艺,或巧或工,或静或野,在我的眼里都有着一层深邃的思想。

  丹青高手老沈,每每为花鸟传神,替山水留韵,总恰到好处地留些空白,这一“留”给人以诗的想象,弦的余音。让人感到满满当当未必是艺术,简简单单方为高境界。

  木匠师傅小陈,是我在前几年装潢房子时认识的。他铺地板时,在两块木地板间留下一条小缝,开始我们十分不解,他说,留点空隙可以使木板有个伸缩度,时间一长就密缝了。后来果然证实他的话是实践出真知的产物。

  留有余地,更有天地。画面太满,会给人一种逼仄和沉闷之感,往往少了想象的余地;地板太密,没有了提前量,日后反而会互相顶挤,使得高低不平。在生活中,不少人懂得“留有余地”的妙处。虚室生白,是一种对装潢的高深见识;园林留空,旷远的景色和花草的疏朗,也是一种高明的手笔;音乐停顿,正是休止的大音稀声。

  留有余地,是一种停顿和放远,留出的是余地和空间,而升华之下,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处世的技巧。我们不应以一时之得意而永远自得,不以一时之失意而永久失落。一时失败并不可怕,失去自我才值得担忧。“我心一颗葵花子,不向太阳死不休”。生命既然给了我们把握今天的时间,憧憬明天的权利,带着希望生活,感受生命可贵,有时做人不仗势,不张扬,不张狂,也是一种“留有余地”,也是一种境界。我听过我省一位著名企业家的谈话,他讲到年轻时,总爱走在路中间,差不多一人占一条道,以示其威。真个是如古人所说的“十大俗”中之一“俗”:有几分钱必作振衣响。后来到他腰缠万贯之时,就更明事理,更讲道理,反而走在路最边上了。不仅如此,他的行为方式还体现在做生意上,在激烈的竞争中,常常想到了“留一条路给别人走走”,其低调正是一种生活艺术和处世态度。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当我们直面人事,处理问题时,更要留下一点回旋周转的余地。满嘴饭不能吃,满口话不可说,放风筝不可用力过猛,载物船不可吃货太多,帆只可张满八九分。这是生活的馈赠和智慧的结晶。大凡我们做事情、干工作,总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所及,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在与人的交往中,话里也要留有一点余地,莫要把话说死,这样才不会留下当面拍胸脯,背后掸屁股的“后遗症”。否则,说话不留一丝缝,把话说绝对了,把自己的后路堵死,反而无路可走了。余地是缓冲器,是润滑油,是助跑机,是推动力,也是可让人回旋的分寸,使人高攀和下走的阶梯。而美是在距离中产生的, 它印证了这么个道理:在悬崖上看风景是无限美的,前进几步粉身碎骨就无比惨了。

  显然,我们在生活中多说合适的话,在工作中多做得体的事,实实在在,实事求是,这才大路朝阳、天高地远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新闻 00002 学会留点余地 朱国良 2007-6-3 C9D1640CDF3511D1482572EE0053136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