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童话你不能不信
· 股市颠簸后
一位日本主妇的“理财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5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童话你不能不信
■本报记者 臧铯
  为什么遇见的王子都不够王子,为什么对流星许愿却从来没实现……如果你同我一样有如此的抱怨,呵呵,那你也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

  “几十年没收到过儿童节礼物了,今年居然提前收到,虽然是朋友搞怪,心里还是相当高兴。似乎年纪越大,对这个节日的渴望就越强烈。年纪越来越大,见的人经的事越来越多,却越来越喜欢童话般的环境和感觉,喜欢这一切所带来的纯真和简单的快乐。有人命名我们这是后儿童时代,随他叫什么。”一位朋友这样在博客上说。

  据说法国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后儿童时代”,但是与成年人越来越想回归童话纯真相对应的是,在本该将童真植入心灵的孩子们那里,童话正在消失——

  “早熟”的花季

  前不久,天涯上有个著名的贴子,有着个赅人听闻的标题:《女儿太聪明我不想要了》:

  “女儿现在8岁半了,上小学三年级,从小她就特别聪明,人见人爱,总是说出一些让大人非常吃惊的话。5岁多,她已经可以自己看全文字版的书了(是那种大部头的,不是儿童的图画书哦),每一个老师都十分喜欢她。我们每次回到家,她简直太可爱了,太乖了,一天的疲乏真是消逝无踪啊!

  “我家条件不错,一直请保姆照顾女儿。家里的活很轻松,工钱也不少,可是保姆一个接一个地辞工。直到有一个保姆痛苦流涕地告诉我们(趁女儿不在),她实在管不了女儿,她也不干了!我们真是大吃一惊啊!!

  “后来我们偷偷了解,真是晴天霹雳,我和她妈妈诚实、善良、从不看人给脸色,可一直在经受良好教育的孩子居然两面三刀、欺软怕硬!我们不在家,她对保姆颐指气使,非打即骂,居然不止一次在小区里把保姆打骂得下不了台,当众痛哭!!喜欢衣着光鲜的有钱人,看不起穷人,变成了一个小势利眼……”

  当然,痛心的父母是不会真的恨女儿的,但是就像一个跟贴的网友说,一个被人称聪明绝顶的孩子,却往往容易过早学会了很多世故、狡猾、不可思议的成人世界的东西呢。

  一位经常为拥有一个优秀女儿而自豪的家长告诉我们一件事,他的女儿和另一个同学竞选小学班长,结果出来后,她女儿的票数比另一个同学高,但是老师还是让那位同学当上班长,原来她女儿投了自己一票,而没投对方票,而对方投了她票,却没投自己票。这位家长说,我们好好地教育了她一番。

  看来,孩子过早成人化,除了家长以自己的审美、趣味、目的来要求孩子,学校里也有产生早熟孩子的土壤。越像小大人的孩子,在学校越能得到表扬,因为他们懂事,所以班干部们都是小大人。

  《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搞了一个4000人参加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八成人认同现在的孩子过早成人化这观点。

  孩子们提早成熟,不好吗?可以更早地通达世事,适应社会。但许多教育学家认为这是一种短视病。童真,是成年后抵御各种挫折的灵感之源。而童年时代,正是吸取这种养分的时候。这是大自然的法则。

  不相信童话的童年

  “我小时看《少年报》、《中国少年报》、《儿童时代》、《少年文艺》、《故事大王》、《好儿童》(大家还记不记得封三的海虹和封底的小兔非非),买得起童话书的都快成贵族了,我那时老想那本厚厚的《童话选》,三块一,老没攒够。”一个女子这样回忆说。

  但是现在这些能在人的一生中留下印记的童话出版物不多了。相反,类似于炒股课这样的成人化教育却在升温。

  虽然我们的儿童产品大大丰富了,穿的是童话(各式动物形状的服装),吃的是童话(各式动物形状的糕点),玩的是童话(各式动物形状的玩具),讲的是童话(各种童话故事),看的是童话(五彩缤纷的动画片),但是,缺乏的却是童话的内核——童真。

  随着时代的改变,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狼外婆、葫芦娃……孩子不再轻易相信童话故事,他们越来“成熟”也越来越不好“骗”了。

  有个父亲说,“我从儿子7岁开始就不给他看童话了,7岁以后走上的是一条现实的路,看童话,会受骗的。”

  有的小学生,在老师讲儿童文学阅读时,很认真地举手提问:“你让我们看童话,我们以后怎么进入现实里去呢?看了童话,我们会不会长不大?”

  在成都低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关于“相不相信童话人物是真实存在”的调查中,尽管不少小朋友都列出了包括《海的女儿》、《灰姑娘》、《猫和老鼠》、《鼹鼠的故事》、《花仙子》等在内的一长串童话故事,但真正相信童话人物真实存在的仅占七成。

  而在儿童读物柜调查采访了30名家长中,有13名家长表示,在让娃娃是否相信童话人物存在的问题上有所担忧,表示不愿让娃娃轻信。家长杜晓伟先生说,最近,女儿从同学那里看了一本童话读物,书里完全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话故事颠覆,将“卖火柴的小女孩”写成了签约明星。女儿这段时间天天吵着要打扮漂亮出去逛。杜先生只好对女儿称童话人物都是现实中不存在的。

  一位对当前幼儿读物忧心忡忡的老编辑说,部分读物,儿童该知道的不一定知道,不该知道的一点也不少知道,他们牺牲的不仅仅是口袋里的几个零用钱,还有宝贵的童心和天真的乐趣。

  成年人常常为自己抹煞孩子的童真而辩护:我们是为他好呢,长大了,这些自然会有用的。是的,每个孩子都有长大成人的时候,都有童心隐去的时候,都有面对世事而妥协的时候。但是,童话中所达的思想、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当长久的,有的甚至是一生的。因此,拒绝童话,实际上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无疑是一种缺憾。

  就是上面那位留恋“童年”的女子开了一个“童话天堂”的网站,她说:“我有一颗奇怪的心,即使见多了那么多那么多现实残酷的事实,却仍旧改不了信奉童话般的美好。与金钱无关、与美貌、地位无关。”

  幼儿心理专家刘东平提出,孩子好比一块白布,他周围的环境,他接触的人,好比装满了染料的染缸,对孩子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过量地注入成人的观念和世俗风情,便会使孩子老于世故。

  童真是种幼稚病吗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从小跟着外婆长大、在小学读书的张林力(化名)看完《小蝌蚪找妈妈》的童话故事后,便吵着要去寻找两年未归的妈妈回家。据张林力的外婆说,林力的妈妈两年前到外地打工就一直没了消息,失踪后外面传言很多,有人说是傍了大款不愿回来,有人说死在工伤事故中了。

  可张林力寻找母亲的心思从没松动过,他跟外婆“理论”:“谁说妈妈不在了,小蝌蚪都那么勇敢,找到了自己的妈妈,我为啥子就不能?”外婆一听急了,对张林力说:“《小蝌蚪找妈妈》是童话故事,是骗人的。”对此,张林力甚至好些天都不理外婆。他的爸爸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不忍心告诉儿子童话人物都是虚构的,打破儿子心中的梦。为此,张先生曾陪同林力四处找寻妈妈的下落,尽管没有任何结果,但张林力仍然相信他总有一天能找到自己的妈妈。

  有一首歌叫《童话》,光良是这么唱的:“/你哭着对我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我不可能是你的王子……”

  童话真的都是假的,骗人的?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梅子涵却在公开的演说上表示:要相信童话,童话只会让你活得更真实。

  孩子本来相信青蛙会变成王子,老牛会变成牛郎,小凳和小猫一样要吃饭,会发火。这固然幼稚,但善良、智慧、勇敢的种子,往往通过优美的童话,播撒到孩童的心灵中。童话的魅力,就在于它能给孩子插上想象这对可以翻飞终身的翅膀。

  梅子涵说,它的美妙是真实的,带给我们的感动是真实的;它的诗意是真实的,诗意和情感在我们灵魂里产生的回响是真实的;它的哲学是真实的,哲学对我们的生命,对我们一生成长的方向和影响是真实的;它给我们的温暖和善良是真实的。

  在重复的生活里,我们很少感动,童话却给了我们感动!到底生活是真实的,还是童话是真实的?或者它们各有不同的真实?成人世界的法则就是对的吗?世界有很多个面,需要用不同的眼睛去发现。

  英国《心理学报告》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称,家长让年幼子女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道德观。但英国伦敦赫莫顿医院心理学顾问马克·索尔特则在同一本杂志上撰文说:“创造出‘圣诞老人’的想像力,正在被理智困扰的现代社会毁掉。”因为现在的人们太崇尚调查一切事物的真相。

  童话,不仅以它特有的方式,传递着人类的智慧与道德;更以无可替代的形式,孕育着想象力这一重要的科学品质。

  大人的童真更为宝贵

  梅子涵在做一个关于“童话”的讲座时说,“今天有这么多的成年人来听这样一个话题,我不由地觉得社会真的进步了,浪漫的人多了,童年更有位置了。”

  童真,虽然集中体现在孩子身上,但却是所有成年人都需要的。没有童真,也不是不可以活,可是,我们担心,没有了童真的你,离快乐是不是会越来越远?

  日本有个著名作家黑柳彻子,已经70多岁了,在拥有成年人的责任心与担当以外,她始终保持着一颗童心,她成了全日本的“万人迷”。她的小说《窗边的小豆豆》在全球销出了1000万册。

  保护童真是不容易的。教育本身是一种社会化过程,而童真,恰恰是超越于社会化的一种想象、希冀与感受。这个过程中,成年人的世界首先需要改造。成年人常说因尘世烦扰而无奈,其实,是人渐渐长成,因功利而忘却童心,更不知童心之宝贵了。

  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中写道:“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样的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他更赞扬孩子“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现在,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出现了一种有趣的局面,孩子们越来越早熟,而“长不大”的成年人也越来越大。成年人去小学重温儿时感觉,弹子球、陀螺等传统游戏复苏,成年人大看卡通片。成年人心中那个“小孩子”占的位置越来越重了,这未必不是好事。这给了孩子们更多的亲近童年,保持童真的机会。

  著名的《柳林风声》出版后,作者格雷厄姆收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老罗斯福的信。这位总统告诉他,自己兴致勃勃地读了三遍。一个总统为了自己喜欢读的一本童话,写信给一个英国作家,不远万里。这就是一种氛围。

  人类对于美好事物保持着永恒希望。这种希望,就是人类的童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社会 00013 童话你不能不信 ■本报记者 臧铯 2007-5-31 浙江日报000132007-05-3100028;浙江日报000132007-05-3100024;浙江日报000132007-05-3100021;浙江日报000132007-05-3100022;浙江日报000132007-05-3100027;浙江日报000132007-05-3100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