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组委会的与会人员的名册里,近三十名大学校长的身后,还有六十多人的庞大的助理名单。
“基础研究更需要国际化的合作”。杨振宁说,“包括高能物理、空间科学等等,人们越来越发现,要尽可能的集合多种智慧,协同与合作。”他也许并不知道,很多隔着大洋两岸的校长和与他们随行的国际事务主管们,早已从抵达杭州的那一刻起,马不停蹄地会晤,敲定下一个国际合作项目的细节。
在杨振宁谈到他在合肥的六年童年生活的时候,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就在思考。等到休息的间歇,他便快步上前,“希望您到我们那里去看一看,走一走。”而北大的校长许智宏刚刚送走了耶鲁大学校长率领的百人访问团。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施春风则和在座的好几位校长已经几天里有数次会面,他在刚刚结束的2007上海论坛应邀出席。中国高校的国际化道路走得如此之快,让章新胜也不禁惊叹。
他说,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国用了全球3%的教育资源,到现在每年拥有2500万大学生,成为全球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国家将会把更多的教育资源分配给偏远地区和农村,缩小地域差异。
未来高等教育将更加国际化,章新胜称这不会是一条“单行线”,“3年前,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人数已经超过了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的数目。”“请进来”和“走出去”同样重要。
APRU并不只是校长年会这样简单,作为一个国际大学的联合体,它每年会组织多种多样的校际间的活动。今年他们主办的夏季本科生交流项目,就会选在复旦大学。来自各个国家的自愿报名的学生,在那里将度过两周的时间,项目的主题是“一个变化中的中国”。
浙江大学也正在悄悄地进行海外交流的战略布局,校方的想法是,逐步从礼节性的“握手”到合作型“牵手”,积极参与诸如环太平洋大学联盟这样的合作组织是他们的第一步。接下来,将在可能的条件下,对学生尝试更多的“国际化培养”模式,让他们同时体会浙江大学和国外一流高校的教育理念。
章新胜忍不住要套用一下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的诗句,“安第斯山很高,太平洋很深,但是我们有着共同的梦想和目标”。
这个时候,智利大学校长里克多·佩雷斯在台下颔首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