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以感恩之心传递和谐理念
· “流动图书”到警营
· 1.04亿:
· 34675个:
· 外表古色古香 里头现代舒适
· 我国基本形成覆盖
全国城市的社会捐助网
· “流动图书”到警营
· 杭州一新生男婴在医院失踪
· “考勤卡”
不是工资发放的唯一依据
· 宁夏:网络旅游经营者
须取得旅行社经营许可证
· 没人管的书屋 藏书越来越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5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紫微公园有个敞开式的书屋,藏书来自市民无偿捐赠,这里没有专职管理员,任何人都可免费阅读,半年来,书屋的藏书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多了几倍——
没人管的书屋 藏书越来越多
本报记者 袁艳 永康市报道组 潘勇智
  这里的每本书都是市民无偿捐赠的,没有专职图书管理员,这里的书籍免费供广大群众阅读……这个特殊的书屋就在永康市中心的紫微公园。最令人惊讶的是,书屋自去年底开设以来,藏书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从最初的200多本增至现在的1200多本。日前,记者以普通读者的身份去体验了一番。

  书屋每天早晨6时准时开放,晚上9时关门,与紫微公园免费开放的时间同步。“当您走进本书屋时,您既是读者又是图书管理员,您可以选择本书屋任何一本书,到紫微公园的任何一个地方阅读,但不要忘记把书放回原处……”一走进“紫微书屋”,读者就可以发现贴在墙上的这封温馨的信。这间书屋有十四五平方米,靠墙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市民捐赠的书籍。

  记者看到,读书的群众不少,有的安静地坐在书屋的书桌前翻阅图书,有的在公园长廊间悠闲阅读。

  设立 “紫微书屋”的创意人之一——永康市图书馆馆长徐关元介绍,书屋最早是由该市文化新闻出版系统的员工共同发起创建的,并捐赠了首批的200多本图书。徐关元坦言:“这里既是群众共享好书的平台,也是考量读者素质的窗口。书屋开放的第一个月,我有意识地注意了一下,大概少了30本书,但没想到,后来一些被拿走的书又被悄悄送回来,而且捐书的市民越来越多。”如今,来书屋看书的市民都主动当起了义务管理员。

  一天中午,徐关元在“紫微书屋”看书,因为接了个电话急着办事,拿着书就出去了。这时,同在书屋看书的一位老太太跑出来叫住了他,说:“这书不好拿走的。”徐关元回过神来,原来自己在忙乱间忘记把书放回书架了。

  徐关元说,很多人都是悄悄把书拿来,不留名字。当地名医林寿谦最近刚刚编著了一本中医药服务用书,新书一出,他就把书送到了紫微书屋。他说:“来书屋的都是爱书之人,把书放在紫微书屋可以让更多人阅读。”

  现在,“紫微书屋”在永康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每天读者络绎不绝,许多农民工下班后也来光顾,永康的几家书店也加入了捐书者行列。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11 没人管的书屋 藏书越来越多 本报记者 袁艳 永康市报道组 潘勇智 2007-5-24 48256F32002924A6482572E200235AA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