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新闻周刊·调查
3  4  
PDF 版
· ◆数据速递
· 如果“林黛玉”生活在今天
· 七成人认为穷并不妨碍你开心
· 现在的考生主意挺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5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们在浙江日报网络互动版——《报网零距离》的“情感花园”栏目(网址http://bw.zjol.com.cn/07bw/index.shtml)中,就此文配发了相关调查。读了此文后,欢迎您进入该网页,选择您的观点,发表您的感想。今后,我们会在网络栏目“情感花园”上定期编发版面上的热门话题及相关调查,同时在版面上公布调查结果。敬请您关注。
如果“林黛玉”生活在今天
——关于怎样看待性格的社会认同的讨论
■本报记者 臧 铯
  “陈晓旭病逝,花魂……”、“苦绛珠魂归离恨天”、“冷月葬花魂”,这是几个朋友,在电视连续剧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病逝后,不约而同改的MSN名字。办公室里,电梯里,与朋友通电话,都能听见有关的唏嘘与议论。陈晓旭与林黛玉,成了这个初夏最热的社会话题之一。

  或许,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林黛玉因子”。有才情、清高不合群、非常敏感,明明是善良的,却因为委屈不由刻薄,自我感知太强而难免抑郁。这也是人们二百多年来议着黛玉、爱着黛玉、怜着黛玉的原因。

  陈晓旭的病逝,又不禁让人们唏嘘,这个现实世界里的“林妹妹”,一样是那么精致脆弱,最终没能走完人生。据某些报道称,由于早年饰演林黛玉入戏太深,林黛玉的许多性格已经刻入了陈晓旭的生命。这对她的生命轨迹影响重大。

  关于林黛玉性格是非的讨论,自红楼成书以来,就没有停止过。陈晓旭病逝的新闻,让我们不由再度思量现代社会中的“林黛玉处境”。

  自我意识过强,不利心理健康

  泡泡龙(教育工作者)

  林黛玉的绝代芳华是无需置疑的。她无疑是美丽的、优雅的,充满了才情,但她的性格,却注定不能给她快乐。因为她有些过于关注自我了。

  虽然林妹妹在贾府中受到最高权威贾母的宠爱,锦衣玉食,但她并没有一时一刻为此感到快乐和幸运。相反,她总是泪珠低垂,倍感凄凉。你不能说她的这种情绪毫无来由。她有她伤心的道理,寄人篱下,缺乏安全感。但是,这些伤心并非不可以排遣。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不一样了。比如,黛玉总觉得自己无依无靠投奔了来,亲戚与下人们心里其实是瞧不起自己的。在薛宝钗看来,却是“将来不过多一副嫁妆罢了”。

  更何况,在大观园中,身世比黛玉不幸的人物多的是。第四十四回中,宝玉忽又思及“平儿并无父母姐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命薄,比黛玉犹甚。”

  其实,现代社会有不少年轻人都有这个问题。他们关心的问题总是与自我利益密切相关。虽然他们的生活环境与其父辈相比,要进步优裕许多,但是他们却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不断遭遇障碍。

  说得朴实一点。一个人心理抑郁,身体也不会太健康。而身体不好,又反过来影响性格,让人容易消极。这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是会吃亏的。

  如果黛玉真的生活在今天,我很希望她做一个“驴友”,天南地北走走,认识社会的各个层面,理解生活的多样性,这样有利于她走出个人内心的小天地,磨练自己的大视野与更健康的生活态度。我相信,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有那么多人爱上“驴友”生活的原因。

  敏感的性格,容易成为人们眼中的“小心眼”

  “那时花开”(公司职员)

  “小心眼”,动不动就掉眼泪,耍小性子,常常要宝玉赔尽不是方才回心转意。黛玉的这一性格特点,贯穿始终,给人的深刻印象,甚至盖过了对她才情的认可。这也成为很多男性不喜欢黛玉的地方。

  其实,我不认为黛玉是小心眼,她只是心思太细腻了,所以容易痛苦。所有的小挫折,到了黛玉眼中,都被放大了,痛觉也因此被放大了。书中第三十七回,黛玉去宝玉处,晴雯没有给黛玉带门,这其中其实是一个误会,但是黛玉却浮想联翩,把自己的身世苦处都连带起来,直至写出了“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那样感伤至极的诗来。

  在生活中,我也会和黛玉一样为一点小误会伤大感情,这让我的男友常常感到莫名其妙,这让我更加伤心。我也意识到,人的敏感度是有差异的,太敏感的性格,在现实生活中不容易与人相处,至少自己会很累。

  在现实社会中,人很容易碰到挫折,在快节奏的大都市里,人也很容易感觉被忽视。你的朋友甚至亲人,都不太可能随时随刻关注你细腻的内心。而且,现代人的接触磨合,是快节奏的,讲究理性与效率,敏感的性格与此不太适应。

  清高不擅长社交

  风中侠(媒体人员)

  我印象很深,第七回,薛姨妈有十二支纱堆的宫花,由周瑞家的分送给众位姑娘。周瑞送宫花到了黛玉之处,黛玉就问,“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支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不给我。”

  试想,类似的事如果发生在我们生活中,同事出差回来,分送礼物,或许,有时一个不周到,你拿到的礼物不如别人,你能因此责怪买礼物的人吗?如果你更进一步疑心到自己在公司里的地位,那只能换来大家的不开心。

  现代社会讲究团队合作。在团队中,人不能太刻意注重自我,对于得失要粗线条一点。黛玉似乎很少换位思考,而这一点,对于润滑人际交往很重要的。

  我还想起以前看到过的帖子,说一个学生由人赞助念了大学,周围人示意他,叫那位赞助人一声“干妈”。那个学生感觉人格上过不去,矛盾痛苦了很久。这份感觉很有点像“林黛玉”。现实生活中,有人受了别人的恩惠,感到欠了人情不自在,甚至感觉屈辱。我想,这是大可不必的。人很难不接受别人的帮助,我们完全可以大方地承认,同时通过帮助他人来建立自己的自尊。

  “阳光性格”不应该只有一种解释

  简妮(文案策划)

  听起来,前面几位都不怎么认同林黛玉的性格。我的看法不太一样。比如那位风中侠说,薛姨妈送了黛玉宫花,也没落个好,这是黛玉太不通人情世故了。可是你反过来想一想,黛玉是多么率真,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难道明明心里不开心,还要假装很感激很开心,才算是符合标准的反应?

  黛玉是特立独行的,这样的性格擅长独立思考,有自己的原则,在需要创新思维的领域应该会很受欢迎,那些地方不需要人云亦云。我就见到有报道说,陈晓旭喜欢冥思的个性,也在创意至上的广告界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很多好的想法都是在她独处的时候产生的。这个例子足够说明黛玉性格的优势了。

  书中有多处描写可以反映,黛玉是个比较宁静淡泊的人。她不关心仕途经济,从来不会强迫宝玉去争仕途,对金钱也很淡然。她完全是纯真、诗意得生活着。这些,在一个浮躁的社会中,都是非常可贵,非常吸引人的。

  你不能说她爱掉眼泪,会为花而感,就是不“阳光”。阳光性格有很多种解释,换个角度看,黛玉的心理是很健康的,没有为外界环境所扭曲过。

  如何看待性格的现代演变

  通过网上采访,陆陆续续了解了一些网友的想法。大家都是很爱林黛玉的,但也有人指出了黛玉身上某些性格,在现代社会里会不适应,不少人表示更喜欢做薛宝钗或者史湘云。因为宝钗的分寸拿捏,以及其社交能力在现代社会更游刃有余。湘云的粗枝大叶、豪爽大气更容易得到快乐。而持相反观念的人认为,黛玉的性格在今天尤显可贵。

  专家认为,性格也会受到社会进程的影响,发生演变,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人们的性格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变化,或许是这场讨论的起因所在。

  其实,性格是天生的。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任何性格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管哪种性格,过于走极端肯定是不好的。但是,也不必因为一时的功利需要,强迫自己改变性格。比如有的人天性擅长思考,有的人天性善于社交,其实都可以在适当的领域发挥自己的所长。

  社会也要对各种各样的性格多一份宽容与认同。人人的性格都一个模子,未必是好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调查 00014 如果“林黛玉”生活在今天 ■本报记者 臧 铯 2007-5-24 浙江日报000142007-05-2400017;浙江日报000142007-05-2400020;浙江日报000142007-05-2400015;浙江日报000142007-05-2400016;浙江日报000142007-05-2400028;浙江日报000142007-05-24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