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专版
3  4  
PDF 版
· 湖州打造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
· 湖州新目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5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湖州打造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
加快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湖

  州

  打造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

  加快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湖州金名片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

  中国魅力城市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湖州的由衷赞誉。在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一生动画卷又成了湖州人彰显魅力、再创辉煌的重要因素。

  近几年来,湖州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破难,开拓进取,使过去几年成为湖州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当前,湖州上下正在全面实施增强实力、激发活力、彰显魅力,奋力实现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崛起的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努力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现代服务业的新兴区,积极争当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发展为民 发展惠民

  几年来,湖州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761亿元,四年年均增幅14.3%,人均29522元,增加了14059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91.77亿元和49.79亿元,增长1.4倍和1.7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先进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服务业发展加快提速,创新型城市建设起步良好,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完成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不断深入,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公共财政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不断完善。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去年实到外资7.57亿美元,累计利用外资25.6亿美元,有8家世界500强企业到湖投资。2004年以来,累计引进内资198.2亿元。接轨上海成效显著,融入长三角步伐加快。

  城乡统筹走在前列。全市城市化率从2002年的42%提高到去年的50.9%。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魅力城市等称号。村庄环境整治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公交,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取得新进展。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7503元和8333元,年均增长11.3%和13.3%。通过实施“456”民生工程,每年办成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劳动关系进一步和谐。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企业社会保险全覆盖和“五费合征”,率先全面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率先建立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完善以“三条医疗保障线”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达96.2%。率先探索在非公企业和农民工中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积极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初步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市区人均低于14平方米的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基本解决,农村困难家庭的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

  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法治建设全面推进,“平安湖州”建设深入开展,文化大市建设全面推进,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进一步加强,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体系和“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生态市建设进展顺利,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不断加强,安吉县成为全国首个生态县。

  党的建设切实加强。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党员先进性教育群众满意率达99.87%。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扎实推进城市社区、非公企业、机关、学校等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执政能力得到提升。创新公推公选、深化“两圈”考察,建立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走在前列。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机关效能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进展。

  好中求快 稳中求进

  今后五年,是湖州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快步迈进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市场化深入、国际化提升,人均生产总值将从3000美元向6000美元以上攀升。湖州既面临着新的挑战,也蕴藏着难得的机遇。

  今后五年,湖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力实施增强“三力”、率先崛起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坚持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生态优市,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执政能力,为把湖州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产业特色明显、城市功能完备、城乡发展协调、文化特色鲜明、社会安定和谐、生态环境最佳、最宜创业和人居的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总量超过1300亿元,人均达到5万元左右;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和16%以上,其中财政总收入超过180亿元,实现翻一番;五年实到外资力争达到45亿美元;完成工业性投入1600亿元。

  ——经济质量显著提高。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产业层次明显提升,增长更加节约、集约,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增强,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55%和30%以上,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争取达到4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5%。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0%以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下降15%以上。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新型城市化加速推进,城乡加速融合、差别不断缩小,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化率达到60%左右,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备,市域城镇体系更加完善。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社会发展更加和谐。法治建设、文化大市、“平安湖州”、生态市建设全面深入推进,民主法治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更加有序,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市民素质全面提高,和谐社会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强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25000元和12000元;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提升。

  ——党的建设更加扎实。党的先进性建设深入推进,执政能力明显提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才总量达到28万人以上。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

  今后五年,湖州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目标,完善“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深入实施“1381”行动计划,建立健全“三农”投入和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努力实现农村产业大发展,生活质量大提高,文明素质大提升,社区环境大改善,民主管理大推进,公共服务大覆盖。重点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加强教育培训,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始终坚持“工业兴市、工业强市”方针,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湖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别是要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

  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新兴区。发挥湖州交通发达、区位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拥有南太湖这块原生态宝地等优势,抓住上海将举办“世博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力争全市服务业总量五年翻一番,成为湖州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积极争当改革开放先行区。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造活力。进一步深化改革,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着力展示滨湖城市新形象。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做精做强中心城市,增强发展的承载力;强化文化特色的塑造,提升城市品位;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现代城市管理水平。

  加快建设“富庶湖州”,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坚持富民优先,通过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鼓励创业,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完善社保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使全市人民的家庭财产普遍增加,过上更加富足、幸福的生活。

  加快建设“法治湖州”,着力提高依法治市水平。加快依法治市进程,积极开展法治市、县(区)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使民主更加健全、法制更加完备、公平正义得到充分体现,公民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加快建设“文化湖州”,大力弘扬具有湖州特色的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建设和谐文化。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加快文化大市建设,推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融合,文化和经济的融合,不断增强湖州的软实力。

  加快建设“平安湖州”,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深化“平安湖州”建设,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努力保持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始终使湖州成为全省最平安的地区之一。

  加快建设“生态湖州”,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湖州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优势,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始终保持山水清丽、空气清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让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都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

  同时,全面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造就一支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切实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湖州打造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 2007-5-23 浙江日报000082007-05-2300010;浙江日报000082007-05-2300033;浙江日报000082007-05-2300015;浙江日报000082007-05-2300009;浙江日报000082007-05-2300019;浙江日报000082007-05-2300018;浙江日报000082007-05-2300011;浙江日报000082007-05-2300017;浙江日报000082007-05-23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