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本报民情直通车驶进台州椒江区,与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海门街道一起,以《践行“新开门七件事”,争做新台州好市民》为题,邀请区卫生、建设规划、环卫、农林、交警、边检等部门及数百名青年志愿者,来到岭南社区、建设社区,帮助居民进一步落实“新开门七件事”。
过去“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台州市椒江区海门街道居民在倡导一种“新开门七件事”:衣服被褥勿乱挂,自家阳台上晾晒;平时垃圾勿乱丢,先装袋里再入箱;绿化带里勿种菜,自备花盆自家栽;楼道杂物勿乱堆,及时清理保环境;各种车辆勿乱停,入位入库顶要紧;宠物家禽勿乱养,领证打针和圈养;各类广告勿乱贴,积极清洗保整洁。走向富裕的居民开始以出门细节规范社区行为。
椒江区委副书记蒋冰风说,“新开门七件事”是海门街道在“多城同创”活动中创建的一项载体创新。活动开展以来收效显著,初步改变部分居民的不良习惯,改善了社区环境,提高了居民的文明素质。
社区搞创建,大家来帮忙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区卫生局、环卫处各送来10只果皮箱、垃圾箱;社区夏日灭蝇灭蚊工作忙,青年志愿者手持扫帚到社区开展大扫除、护绿等活动……
今天一早,海门街道岭南社区居民章继东来到活动现场,希望交警同志帮助解决社区停车的划线问题。他对交警说:“现在,社区停车线划得不太合理,转角划线太靠路口,影响司机视线,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希望帮助重新划一划线。”
经实地测量,交警觉得居民反映的情况有道理,决定马上改线。看到自己的意见被采纳,小章从家里拿来矿泉水请交警喝。
牵着心爱的狗儿,家住13幢402室的翁巧玲挤进区农林局畜牧兽医的服务摊前,看到专家细心为宠物狗检查身体,打了防疫针。她开心地说:“春夏之交是狂犬病高发季节,社区要求我们管好宠物,今天狗狗打了针,我就放心了。”
据了解,建设社区有96条狗上牌和打针。社区主任施阳说:“我们将根据业主委员会践行‘新开门七件事’的有关公约,对无牌狗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社区不发生狗患。”
岭南社区有片小竹林,被孩子们踏得竹黄叶瘦,居民丁美芳组织一支老人护绿队,把竹林围起来进行护养。今早,她到竹林边给孩子们宣讲“新开门七件事”第4条的规定。看到大人这样爱护竹林,孩子们表示,今后出门要做护绿使者,不再去践踏小竹林。
楼上楼下互动“三句半”
“先讲衣物莫乱挂,自家阳台里面晒,整齐美观邻里和,顶爽快……”退休教师林小彩带着三名邻居,用方言表演“三句半”《践行“新开门七件事”》,把活动推向高潮。
据林老师丈夫冯中说,“三句半”是他编写的,这次妻子自导自演也属有感而发。以前小区存在着种种不文明现象:有人自家阳台不晒衣物,出门到绿地找两棵树,系一根绳晒衣物;有人在绿化带种青菜、小葱,把社区当成自家菜园子;还有人扔垃圾,不愿多走一步,就扔在垃圾箱外,恶臭扑鼻……
有一次,邻居将湿的衣服挂在阳台上,把他晒在二楼的被子弄湿了,老伴与邻居发生了口角。他觉得,邻居之所以这样做,是没有践行“新开门七件事”。为此,他花几天时间,编出“三句半”,动员老伴与三位邻居同台演出。演出后,楼上邻居说,自己以后晒湿衣物,一定要晒在阳台里。
居民现场PK
“既然过去开门七件事能用7字概括,我建议,新七件事也应当用7字概括。”活动现场,有位老者手拿一张纸,抖动着胡须上台向主持人建议。
75岁的俞伟老先生昨晚听说本报民情直通车要进社区,便与老伴何湘凤老师商议,要把“新开门七件事”背出来,参加本报民情直通车,但忙了半夜还是背不全。老伴灵机一动,建议:“句子这样长,大家记不牢,我们能不能想出7字来概括?”
这个建议得到主持人的支持。俞老先生便带着老伴何老师上台,他建议:浓缩成“衣袋绿清车宠理”;何老师觉得,还不够琅琅上口,提出用“晒装栽理入养清”,说这样表达意思更明白。
有人上台,现场PK俞老先生。原来,为社区编写七句话的邻居于中元也在人群中。他说:“你的建议很好,但概括还不够琅琅上口,我觉得改成‘晒装种放停养贴’,好记些!”
“三句半”编者冯中在台下接话道:“我概括成‘晒倒栽贴停放养’,更好记,还押韵!”
当然,能概括和记得牢,还远远不够。海门街道主任崔波对记者表示:“这项工作必须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
据了解,椒江区委、区政府已作出决定,建立百分制考核的办法,深入开展“新开门七件事”教育活动,并从区领导到各部门负责人,从街道负责人到社区干部,层层落实责任制以及监督、检查机制,确保这项工作贯彻到底。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澍说,有了这些长效机制和有效措施,加上每个人用自己的文明行为引导身边的人,监督周围的人,让大家共同遵守,那么,“新开门七件事”定能以出门细节规范社区各种行为。
(本报椒江5月20日电)
本栏摄影
本报记者 黄曙林 陈敢
椒江区报道组 金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