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5月19日讯 (记者 肖国强 通讯员 廖小清 孙银玲) 近年来,长三角沿海每一次生态环境恶化包括赤潮来临,都没能躲过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的“火眼金睛”。海洋二所科研人员利用距地780公里的10颗卫星发回的遥感数据,成功地监测到了海洋水质的异常变化,从而监测到赤潮等灾害的发生。
今天,这项名为“长三角沿海水质遥感实时监视和速报关键技术研究”的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杭州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在项目组的电脑上,记者看到一幅幅标有日期和海域的赤潮发生的卫星图片,图片中红红的赤潮面积和发生区域一目了然,连海水温度有多高、海水中的悬浮泥沙有多少、海水中氮的浓度等水质参数也清清楚楚。然而,过去要获得这些宝贵的海水资料,只能依靠船只采水样到实验室分析测试得到,不但成本高(每监测1平方公里海域大约需要165元),而且由于人力、物力限制,每800天才能对1平方公里海域采样1次,监测结果要延迟1年才能得到。
为此,项目组从2004年起对海洋二所原有的卫星地面站进行了改造和扩建,并攻克了海洋水质遥感监测的关键技术。现在,项目组每天都能接收国内外10颗卫星的数据资料。而且每监测1平方公里海域的成本只有1.5元,相当于原来的1%,而监测的次数(频度)却比以前提高了100倍。项目组两年来先后监测到东海海域发生的27次赤潮,为采取防灾措施提供了决策参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