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学英模精神 做忠诚卫士
· 写字楼中的党员“落户”社区
· 为农民送上“科技套餐”
· 要闻简报
· 省领导参加助残慰问活动
· 模拟招聘会
· 为西部发展
贡献自己力量
· 深深的脚印踩出为民情怀
· 食用加碘盐有助于提高儿童智商
· 愿索玛花在大凉山怒放
· 山里农民按下快门
· 我省残疾人将收到助残日礼包
· 年内完成1万困难户危旧房改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5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愿索玛花在大凉山怒放
——记浙江大学研究生西部支教团团长纪玉滨

本报记者 黄 宏
  在西部的一间教室里,看着一个个正在刻苦攻读的孩子,纪玉滨笑了。

  纪玉滨是浙江大学研究生西部支教团团长。去年8月,他来到四川省大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

  刚到地处大凉山深处的昭觉,纪玉滨就感受到了它的贫穷:农民一年收入才几百元;由于海拔高,农作物不容易生长,只能种马铃薯,这是当地人一年到头的主食。

  到了昭觉以后,纪玉滨开始承担计算机课程。开课没多久,他发现学生在不断减少,大多数孩子走后再也没有回来。

  班里有一个孩子叫勒石金红,上课发言最积极,给纪玉滨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天,纪玉滨发现,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也消失了。纪玉滨感到越来越奇怪,于是找到班主任询问,得知这些孩子家里穷,农活忙,家里缺少劳力时,他们就回家帮忙了。

  更多学生的家庭状况刺激着纪玉滨。高二班有个叫侯强的学生,平时总是行色匆匆。尽管在课堂上,他比其他学生都认真、都努力,可是成绩却始终上不去。

  这是为什么?原来侯强的父亲在外打工,每天上完课后,他都要回家帮家里干点活。4年多来,侯强每天要在崎岖的山路上往返10多公里。

  纪玉滨到侯强家家访时,屋内的情形让他感到吃惊:一口大锅,加上几块木板拼钉起来的床,没有任何家电,这就是侯强的整个家。因为家里穷,侯强用10年时间才完成小学学业。

  昭觉县的贫穷深深震撼着纪玉滨。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家长们希望的目光,让纪玉滨下定了决心:“我一定要为孩子做些什么。”纪玉滨把支教团的团员们召集在一起,决定开展“百人圆梦大行动”,在全县范围内挑选一批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孩子,给他们寻找结对资助的人,圆贫困山区孩子一个求学梦。

  这样的事情在昭觉县还是第一次,支教团为推荐上来的163名贫困学生建立档案,并对孩子进行考察,还进行了家访。

  “刚开始时,我们以为只要分头联系一下自己的朋友和亲戚,问题马上就解决了,但事实并非如此。”纪玉滨说,他们一个接一个的电话打给家人,可是家人和亲戚并不理解。怎样让更多的人来关心西部的孩子,让更多孩子不再为生计而辍学呢?

  他们给杭州的几家媒体发了电子邮件,并且附上了孩子们的名单。名单公布后,短短几小时内,163个孩子全部有了结对对象。在这些结对的人中,有全家6口每人都捐助一个贫困学生的家庭;有拿出压岁钱来捐助的8岁小女孩;还有一个浙大学生,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还是拿出本学年全部2000元奖学金捐助两名贫困学生……“孩子再也不用为上不起学而担心了,因为我们背后是杭州的市民。”纪玉滨兴奋地说。

  “百人圆梦大行动”影响越来越大。一家日化公司愿意赞助两名受捐者到杭州来看一看,昭觉县工农兵小学五年级二班女孩古瓦阿甲和三年级二班的瓦其日体再次成为幸运儿。他们第一次离开昭觉,第一次看到高楼大厦,第一次到电影院看电影,第一次看到浙大……还和杭州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在西湖边时,我想到了索玛花。每年四五月,它会在整个大凉山上漫山遍野开放。这些孩子也像索玛花,我希望他们也同样能在大凉山里怒放。”纪玉滨说。

  (本报杭州5月15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愿索玛花在大凉山怒放 本报记者 黄 宏 2007-5-16 48256F32002924A6482572DC003E836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