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10日正式宣布辞职日程,开始为10年执政生涯划上句号。这一天,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也等了10年。
作为接班布莱尔的“不二人选”,布朗的10年充满等待、郁闷和焦灼;而一旦接替布莱尔,他将不得不顶着前任的政治包袱,为免于成为最“短命”的首相而迎击八方风雨。
十年磨成一剑
现年56岁的布朗比布莱尔年长两岁。上世纪90年代,布朗、布莱尔被视为工党转型中的“双子星座”。
在英国流传着这样一个政治传闻:1994年,工党 “老当家”约翰·史密斯突发心脏病去世,当时均四十出头的布莱尔和布朗都有心担当重任。他们明白,胜利者有一天会成为首相。但为给工党争取更大胜算,党内大佬说服布朗放弃与布莱尔竞争工党领导人。布朗最终同意退出竞争,但当时工党内部和“两布”达成默契,即布莱尔在他第二任首相任期过半后让位给布朗。
但布朗恐怕没有想到,自1997年起,工党连续3次赢得议会选举后,布莱尔在唐宁街10号一住就是10年。
布莱尔迟迟不兑现诺言,布朗难免心急如焚。2004年5月,布朗利用布莱尔伊拉克战争政策不受欢迎的机会,联手党内重要人物、副首相约翰·普雷斯科特对布莱尔展开“逼宫”,布莱尔唯仗“群臣保驾”、自己立场坚定才过关。两人的矛盾开始公开化。
直到今年5月1日,布莱尔在迎来执政10周年之际,首次以颇为含蓄的措辞暗示,自己的接力棒将最终递给布朗。布莱尔在苏格兰爱丁堡的工党集会上说:“一名苏格兰人将成为首相,正因为他,我们建设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之一。”
布朗正是苏格兰人,毕业于爱丁堡大学,担任财政大臣近10年,对英国经济持续增长居功至伟——布莱尔就差直接点出布朗的名字了。
有望不战而胜
“经济成就”正是布朗竞逐工党领袖和首相的最大资本。在布朗领导下,英国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独立性大增,从而使英国经济走出繁荣-泡沫-破碎的怪圈,通货膨胀率多年保持较低水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显示,1997年至2006年,英国年经济增长率达2.7%,高于欧元区2.1%的平均增长率,2007年度更是接近3%;英镑则呈10年来最坚挺之势;失业率从1997年的7%下降到5.5%;教育预算倍增;公共医疗系统基金增加近两倍。
布莱尔宣布“退出江湖”后,布朗第二天就开始在全国各选区举行集会。工党全国执行委员会预计在13日或14日完成党首选举相关日程和细节,他们还将在伦敦等地安排3场党内集会,届时布朗将就新政府前景和设想回答选民提问。如果最终只有布朗一人参加竞选,他将不经投票当选新党首。如需投票选出,投票将从6月11日开始,至18日截止。6月25日或26日,工党将在伦敦举行特别会议,宣布新的正副党首。
6月27日,布莱尔将前往白金汉宫觐见英国女王并辞去首相职务,新首相同日在向女王行吻手礼后,正式成为唐宁街10号新主人。
迎接八方风雨
但是,对于布朗来说,届时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由于布朗接过的是布莱尔的剩余任期,如果工党在2009年或2010年的选举中败北,布朗将成为1960年以来执政时间最短的首相。
英国媒体认为,布朗需克服“三座大山”:摆脱布莱尔的负面政治遗产;如何树立新形象;击退保守党挑战。
无疑,伊拉克战争是布莱尔甩给布朗的最大包袱。预计布朗不会对伊战政策来个“大转身”,但无疑会有意弱化与布什政府的紧密联系。路透社认为,作为政策变化的选项之一,布朗可能寄希望于民主党在明年总统选举中夺回白宫,届时可在伊拉克撤军问题上与美国保持步调一致。
布朗的另一棘手问题是如何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强化“英国人”的身份认同。刚刚结束的苏格兰地方选举中,有独立倾向的苏格兰民族党击败工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使好不容易稳定北爱政治局势的英国政府可能面临新挑战;此外,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引发的宗教族群紧张也亟需布朗采取有力措施,消除本土恐怖活动隐患。
在“推陈出新”方面,布朗发誓要赋予新政府、工党“新的能量和动力”。路透社说,布朗上台后,首先将改组政府,让更多的新面孔出现在内阁会议上。现任贸易和工业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有望接过布朗的财政大臣要职,布朗的一些左膀右臂预计也将进入内阁名单。
冯武勇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