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钱塘周末
3  4  
PDF 版
· 《大工匠》:
浙江“文化精品工程”扶持项目
· 《大工匠》诞生的前前后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5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妙抒情的片中歌曲,扣人心弦的精彩剧情。在全国各地陆续开播的二十八集电视连续剧《大工匠》像一个大磁场,把无数观众纷纷吸引到电视屏幕前。全国热播的《大工匠》是怎样诞生的?本报记者电话连线导演陈国星,采访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大工匠》诞生的前前后后
■本报驻京记者 陈燮衡
  《大工匠》在冰城哈尔滨播出,收视率创下13.7%的佳绩;孙红雷等人到春城云南,数百名观众冒雨参加演员见面会。有媒体评价:《大工匠》是“中国近20年来最有价值的工业题材电视剧”,是歌颂产业工人,展示工人形象的中国工人平民史诗。

  《大工匠》热播,导演陈国星很忙,本报记者的这次专访,是与陈导演在无锡电影基地《军人本色》拍摄现场的7次电话连线完成的。

  舍弃不了的平民情怀

  记者:当初为什么要拍这么一部工人题材的电视剧?

  陈导演:我和编剧高满堂是多年的朋友,在此之前我们有过《抉择》、《错爱》等电视剧的合作。两年前,我们在中央电视台培训中心学习,老朋友见面又谈到了合作,他很兴奋地说起手中有两个故事:一个是自己正在创作的女徒弟和男师傅学艺的故事;另一个是从东北买回版权的写一位劳模与他的子女们的小说。两个东西都很有特点,前面的师徒学艺中的男主人公人物个性十分突出,既有高超的技术,又有生活作风方面的坏毛病;后者的主人公则是一位墨守成规、爱岗敬业,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全国劳动模范。

  听了高满堂的简要介绍,两部小说主要人物的经历唤起了陈国星对青年时期的一段回忆。

  陈导演:我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上山下乡”回城之后,父母说年轻人有三只好饭碗,一只是银行的金饭碗,一只是邮政的银饭碗,还有一只是铁路的铁饭碗,父母让我去北京铁路局端了一只铁饭碗。1978年9月,全国高考恢复后我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

  当工人虽然不是我的志向,但三年的产业工人生活给我留下了太深的烙印,工人踏踏实实的工作精神,直来直去的爽朗性格,互相之间以诚相待的人际关系,这一切的一切都已溶化在我的血液里。割舍不掉那份记忆,任凭历史长河怎样地冲刷,也抹杀不掉我对工人兄弟的情感,对劳动者的敬仰。

  在后来踏上影视道路之后,我的这种记忆和情感就慢慢演化成了一种平民情结,并经常把它渗透到我的影视作品之中。《抉择》、《错

  爱》、《孔繁森》、《横空出世》,都基本是歌颂普通劳动者的片子。

  因此,听了高满堂的设想我很激动,从我的立场看,开掘那个年代人们普遍具有的思想情感方式,刻画他们身上传统的道德情操,赞美他们信仰坚定的追求,客观公正地写他们的一生荣辱是有价值的。于是,我就鼓励他把两个故事合并,搞一部以再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历史风貌、歌颂我国产业工人为主题的电视剧。

  记者:《大工匠》中的肖长功、杨老三、肖玉芳等主要人物可以说血肉饱满,栩栩如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他们的原型吗?

  陈导演:有呀!在《大工匠》中的人物塑造上,我们注意到了人物的独特个性和社会典型意义的双重兼顾。我们剧本中肖长功这个人物是社会上确有其人的。这个人在东北,是一个上北京见过毛泽东的名字叫孟泰的全国劳动模范。在剧中,我们还曾经设想以孟泰这个真实人物为基础,把肖长功的形象描绘成旧版人民币十元面额上的那位工人形象。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时间和精力等各种各样因素的制约,这个设想最终没有实施。

  肖长功的另一半是根据造纸行业一位女劳模的故事塑造的。这位女劳模具有国家利益至上的崇高思想,她在一次生产中,一只手被机器夹在里面了,要救手就要把机器切开,而女劳模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坚决不同意损坏贵重的机器,毅然要求切下自己的一只手。后来这位劳模去北京见毛主席时,主席与她握了手,随后,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毛泽东,这位就是断手保护国家财产的女劳模,为此,毛泽东还特地回头看了一眼女劳模。这是一开始策划时,感觉肖长功的人物太单薄,所以就把这个女劳模的故事也加到肖长功身上了。

  执意为产业工人鼓与呼

  4月28日,演员孙红雷和小演员石云鹏“父子”带着《大工匠》,在云南安宁市日月湖公园与昆钢的数百工匠一起,举行近两小时的观众见面会。但见面会一开始就下起了瓢泼大雨,眼看着数百“同行”冒雨坐在台下,孙红雷心疼地喊着:“大家赶紧先避避雨吧,有伞的赶紧撑起来。”而此时撑起雨伞的工人们仍然井然有序地坐在雨中。

  记者:这是云南一家报纸报道的一则消息,还配有图片,您是否看到?他们风雨不动,是冲着演员孙红雷还是片子《大工匠》?

  陈导演:我想,两种因素都有,这个场面我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但我听说以后也很感动,我觉得昆钢的工人们之所以冒雨参加见面会,那是因为《大工匠》关注了工人的命运和情感,而孙红雷等演员演活了一代工人的形象。《大工匠》的热播,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当一个导演,社会责任是多么的重要。

  一个剧能家喻户晓,民族心理,时代需求,国民心态等因素占据很重要的比重,在《大工匠》的拍摄中,很多集都渗透着这些元素,这也许是这个片子的动人之处。

  记者:《工人日报》评论说,《大工匠》把工人的形象请上屏幕,而被誉为一部中国工人平民史诗的电视剧,您除了关注工人的命运和情感,还想让观众从中领悟到一点什么?

  陈导演:我想通过这个片子大声地疾呼:我们需要重视产业工人的培养,我们应该承认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和劳动价值。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制造业是大国工业化的出路,强化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劳动力过剩,需要有大工厂大工业来解决。工厂不缺工程师,缺少的是八级锻工之类的纯技术人员;我们做影视的最需要的是技工而不是那种三流的导演,比如摄影棚里需要移动车,推移动车的人是高级技工,但现在推车的人都不乐意做本行,争着当摄影师去了。现在很多年轻人很浮躁,事业想一夜成功,生活想一夜致富,演员想一夜成名,技术比武很少了,脑筋动在怎样给产品加色素上,刻苦学艺的风气不讲了,改成假大空的炒作了,情操的陶冶、价值观的培养都淡化了。

  我不认为《大工匠》会成为一种思想教化片,我们只是希望人们能在为片子中的情节感动之余,树立起尊重劳动、尊重技术的观念。文科专业不要一味引导学生当领导;教理科的不要一个劲地鼓励大家当科学家,艺术院校不要让人人都去当明星。这就是我们拍《大工匠》的初衷。

  拍摄中困难很多,最大的困难是给自己下决心。

  记者:据悉,担任主角杨老三的孙红雷,当初接戏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作为导演,您在拍这部客观上是弘扬主旋律的片子,是否在寻找演员上、筹集资金上遇到不少难题?

  陈导演:有些舆论对孙红雷接戏的态度不客观,孙红雷是一位知名度很高、口碑很好、艺德优良的著名演员,剧本没看之前,他是没有马上表态,但剧本看了一半,他就十分痛快地答应演杨老三了,这可能是演员们特别是著名演员的通常做法。

  拍这样一部戏,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最大的困难是给自己下决心,而且这个决心下得非常折磨人。不用讳言,我们做影视的早就是市场经济了,如果高喊革命的口号,只看社会效果,完全不顾影片的经济效益,我们也无法生存、发展。所以说到底,还是不能完全摆脱一个钱字。当初,制作公司在电视剧未来样式的策划上经常停下来寻找方向,究竟是按照纯商业模式走还是搞一个史诗性写实的东西,这在我的头脑中犹豫了很久。商业剧有商业剧的元素,如果写成商业性的就要增加人物命运的戏剧性,增加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复杂性,比如在杨老三的角色中,因为他是死了老婆的单身汉,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异性追求者,但后来想这种三角恋爱的俗套不能要;而制作一部工人平民史诗性的片子,就必须立足真实反映工人及普通劳动者的工作、生活和情感,故事讲平了可能就会减少收视率,不但自己得不到经济效益,投资者也不乐意。

  同时,拍这样一部剧也自然涉及到演员的选择,《大工匠》的主线涉及两个家庭,三代人物,就小演员必须选21个。而且片中故事长达50年的跨度,几个主要演员要从二三十岁的年龄变化到七八十岁的相貌,如果没有高超的演技,或者对社会历史把握不好,都有可能把戏演砸了,在签下了刘佩琦、孙红雷、陈小艺之后,才让我吃下了定心丸。

  也正由于有杭州南广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等好几家投资商的相助,有这些实力派演员的鼎力支持,最终还是决定:既然是工人题材,那就必须尊重历史,忠于史实,歌唱工人,不能破坏劳动人民的形象,搞一个写实的片子。

  (下转第14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周末 00013 《大工匠》诞生的前前后后 ■本报驻京记者 陈燮衡 2007-5-11 浙江日报000132007-05-1100003;48256F32002924A6482572D3000DAC22;浙江日报000132007-05-1100019;浙江日报000132007-05-1100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