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17日,一个铭刻在马荣贵记忆中的日子。
那天,在炉前,上海钢厂调来的师傅带领工人们炼出了第一炉钢水。浙江,从此告别了无钢的历史。
此时,距离杭钢初创只有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马荣贵清楚记得,当时炼钢使用的还是2吨空气侧吹转炉——将化铁炉融化的铁水,倒入钢炉里,用鼓风机吹。
这样的技术条件下,“人海战术”的使用就不可避免。“二炼钢,相当于现在的一个车间,当时有800多号人”。
到了马德才那时候,“人海战术”开始悄悄退出历史舞台了。工厂对工人奋斗精神的鼓舞,也达到一个高峰。“来到杭钢第三天就加夜班,”马德才凭借兵工厂十多年的积累,在一线当起了一名钳工。
夏天,车间里温度高、灰尘大,1米、2米都看不到人。钳工马德才和焊工合作,在炉前挡火板附近工作。一旦有电机烧坏了,就得拆线、焊接。“一两个小时下来,工作服上没有一处是干的。”
“设备出故障了,有时得连夜抢修,但谁都没有怨言。”马德才说,大家的想法都很简单:“干不好本职工作,就对不起工人这个称号。”
条件艰苦,可大家都格外珍惜业余时间。在马德才的印象里,工余,他除了在集体宿舍活动室看看电视,就是到图书馆看书,周末,还和一群年轻人骑上1个多小时自行车,赶到杭州城里上夜校。这样取得的中专文凭,自然令马德才倍加珍视。
到了马治国这会儿,生产方面发生的变化,更是“一句两句话难以说清楚的了”。
马治国体会最深的,是目前企业推行的两大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管理体系。
她的丈夫徐忠良,和老丈人一样,也是从一线钳工干起,高温区的行车旁、炼钢和连铸等岗位,都曾留下过他的身影。这些体验,加深了他对技改重要性的认识。
2002年调到技改办后,他负责转炉厂全厂水、风、气系统的技术改造。“从2002年9月到2003年1月底,没有一天休息过,”徐忠良说,为创建杭钢的“环境管理体系”,当时全厂职工都主动放弃休息日。
新增的除尘等环保设备,不仅改善了用工环境,还提升了产能。对徐忠良本人而言,持续到2006年春天的技改工作,带来的收获是“一到现场,不用翻书,一看就能发现技术问题”。现在,集团公司的水处理操作工技能培训和鉴定,徐忠良既是老师,又是考官。
从一线电工转岗到建安公司的马治国,对“职业安全管理体系”同样津津乐道。前不久外省发生的钢包脱落事件,让负责工会工作的她,进一步感受到“为职工安全操作提供平台”的重要性——“工会负责技术比武方面的工作,可由此不断强调安全意识。”
爷爷炼钢时的“人海战术”,在50年后演变成了现代化的“体系战略”。这让一家人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