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综合新闻
3  4  
PDF 版
· “网络青春联盟”昨在萧山成立
· 五一长假,缤纷文化活动邀你参加
· 温州越剧团长假演出一票难求
· 一日三场“相亲会”
· 中华鲟“回家”
· 高校招生咨询会
不少家长心中“没谱”
· 老外“包”机赶文化大集
· 大学生比试创业计划
企业高管现场“掘宝”
· 长假防火松不得
· 雨夜,血浓于水
· 书市效益在于带动集体阅读
· 百名村支书取经“硬六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随着现代电子商务的运用,书市最初的订货功能在弱化,于是有人问,今天还有没有必要办书市?近日在重庆举办的第十七届全国书市作出了回答——
书市效益在于带动集体阅读
本报记者 陈扬渲
  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运用,书市最初的洽谈交易功能日渐弱化,而相关的衍生效应逐渐凸显出来。书市所带动的一场集体阅读热,或许已成为最可贵的社会效益。每年的全国书市不论在哪个城市举办,必定人潮汹涌、读者云集。今年的重庆,同样如此。

  书市营造浓浓阅读氛围

  这些天,山城重庆沉浸在浓浓的书香中,全国书市营造的氛围,引来了大量市民。

  从市中心前往南岸区的国际会展中心,重庆长江大桥两边都悬挂着鲜艳的书市宣传海报。前方的高楼依山而建,立体地展现在面前,楼外是大幅的标语和宣传画。

  国际会展中心花团锦簇,到处人潮涌动。书市展厅只设在一楼、四楼和七楼,但每个楼层的过道里都是人。他们席地而坐,沉浸在墨香四溢的新书里。

  家住渝中区的赵春平捧着一本叶永烈的《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说,难得有这样的好机会,可以在家门口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好书。他来书市上泡了大半天,第二天又赶来了。

  在零售区一角,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在开展看书送书活动,虽然一旁贴着的海报提示纪念品已经派发完了,可现场二十多条长凳仍坐满了人,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没有小朋友。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专心地翻看着连环画,仿佛时光回到了儿时。

  重庆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现场销售的图书在新华书店大多有售,没想到卖场移到书市上人气会这么旺。

  书市让公众关注出版和新书

  “我们平时的业务都在开展,真正到书市上来订货的不多。”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少出版社表示,现在资讯越来越发达,流通越来越迅速,书业已经在做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如果再像以前那样到书市来见面洽谈,那新书也变成老书了。

  正因为书市最初的订货功能已经大大削弱,书商们开始把全国书市作为一个宣传自身形象、与同行交流沟通、与业务单位联络感情的一个平台。

  走进四楼的展厅,各省、市、自治区都在自己的展区下了不少功夫。上海、广东展区的设计富有气势和时代感,浙江展区的牌坊楼阁展现文化底蕴。贵州、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展区大打少数民族牌,设计极具特色,引来众多读者拍照留念。

  “现在参加全国书市,与业务单位见面、沟通感情对我们来说是第一要务。”浙江人民出版社市场部主任毛江良说,“另外,就是在书市上发布自己的新书。”    

  曾经有不少出版单位和发行商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质疑书市到底还有没有必要举办。但在本届书市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的一番话让他们都信服了。“现在书市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要把出版界推向全社会,把新书、好书介绍给读者,营造读书氛围,进而推动全民阅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综合新闻 00005 书市效益在于带动集体阅读 本报记者 陈扬渲 2007-4-29 48256F32002924A6482572CB00472A6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