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国际要闻
3  4  
PDF 版
· 爱沙尼亚首都全城骚乱
· 哈里王子铁定赴伊拉克
· 霍金升空
“品尝”零重力
· 美参议院通过含有撤军时间表的法案
· 中方强烈反对日方
任意解释《中日联合声明》
· 安倍再次就“慰安妇”问题道歉
· 俄罗斯将中止履行
《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政府下令拆除苏联红军解放塔林纪念碑
爱沙尼亚首都全城骚乱
俄罗斯议会上院发表声明,要求与爱沙尼亚断交
  爱沙尼亚政府当地时间27日早晨发布声明说,政府26日夜间下令拆除了位于首都塔林市中心的苏军解放塔林纪念碑和碑前的铜制苏联红军雕像,而几天前,爱总理安德鲁斯·安西普还说,铜像5月9日前,即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前,仍将伫立在原位。

  爱沙尼亚政府说,导致铜像被马上拆除的原因是26日夜间抗议拆除铜像计划的民众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

  俄罗斯外交部27日说,拆除铜像没有正当理由,俄将重新审视与爱沙尼亚的外交关系。

  紧急拆除

  路透社援引爱沙尼亚政府发言人马丁·亚什科的话说,“铜像和整个纪念碑都已被移走”。亚什科说,纪念碑现已被送到秘密地点,由警察看管。红军士兵铜像日后将送入塔林的军人墓地。爱沙尼亚电视台27日播出的画面中,纪念碑和铜像都已从原来的位置消失。

  塔林市中心的苏联战士公墓建在一座小公园内,里面埋着1944年秋天苏联红军从纳粹德国手中解放爱沙尼亚时牺牲的13名红军士兵。他们的遗骸于1947年下葬。在整个爱沙尼亚共有450处苏联红军墓地,埋葬着大约5万名牺牲者。遭拆除的那座2米高的苏联红军铜像建在苏联战士公墓中央,伫立在一座巨大的石墙前。

  严重骚乱

  爱沙尼亚议会于今年1月10日通过了一项“保护军人公墓法”,允许将苏联军人的尸骨迁移出塔林,并允许拆除苏联军人的纪念碑。

  安西普此前解释为何拆除这座苏联红军青铜雕像时说,墓地建在市中心不合适,因为不仅临近繁忙的交通干线,而且还容易成为某些人的攻击目标。他还说,政府在拆除铜像和墓地前,将先对墓地展开发掘工作,通过陪葬物品和DNA技术鉴定死者身份。《莫斯科时报》说,安西普称,红军士兵铜像下墓地中埋葬的两位士兵并非死于作战,而是醉酒后被己方坦克轧死。

  在爱沙尼亚政府表态有意拆除铜像并搬迁墓地后,一些爱沙尼亚的俄罗斯族人组成了“守夜队”,日夜看护在墓地周围。

  爱沙尼亚政府于26日清晨5时在墓地周围竖起了2米高的金属网,禁止任何人进入,其中一面挂着一块大白布,上面用爱沙尼亚语、俄语和英语写着:“墓地正展开考古挖掘和鉴定工作,请在工作区保持平静、行为得体。”

  26日白天,在警察看护下,墓地周围一直很平静。但傍晚过后,1500多名示威者开始聚集到公墓,其中部分人试图冲破警察封锁线,推倒金属网。警方用高压水枪、橡皮子弹、声光弹和催泪瓦斯驱散示威群众。

  冲突随后演变成全城骚乱,导致1人死亡,50多人受伤,还有近60人被逮捕。

  外交争端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米哈伊尔·卡梅宁27日对拆除铜像行动发表评论说,俄方为爱政府的举动感到遗憾,并认为这么做“不正当”。

  他说,“这一事件应得到国际组织严肃看待,有必要采取措施冷却爱沙尼亚当局的狂热”,俄罗斯以后也有必要“根据塔林事件,决定采取进一步行动”。

  俄罗斯议会上下两院27日均对拆除苏军纪念碑一事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声明。议会上院在声明中呼吁俄领导人采取包括与爱沙尼亚断交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下院则要求政府对爱沙尼亚采取经济制裁,并召回俄罗斯驻爱沙尼亚大使。

  俄罗斯媒体报道说,俄罗斯可能对爱沙尼亚采取经济制裁措施。爱沙尼亚总理安西普26日已承认两国关系陷入低谷,并预计在拆除行动后可能更糟。

  黄恒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际要闻 00004 爱沙尼亚首都全城骚乱 2007-4-28 48256F32002924A6482572CA004B9BA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