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五青年编纂最大圆明园词典
· 捕捉瞬间
· 捕捉瞬间
· 和周总理在一起的那个夜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五十年前的四月二十五日晚,周恩来总理带着一个秘书到杭州市解放路井亭桥东的一个小剧场里看戏,看的是一个民间小剧团——金华市越剧团的演出。那一晚,演出结束后,总理还在剧场的地板上整整坐了九十分钟,向演员们详细了解民间剧团生存和发展的状况。
和周总理在一起的那个夜晚
  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总理经常风尘仆仆来浙江视察指导工作,深入基层,到农村茶乡、到新安江电站工地、工厂、文艺科技单位以及街道小巷等与广大群众谈心。我作为浙江日报一名青年记者,曾8次奉命在总理身边拍照和工作,聆听和感受他老人家的言传身教。如今50年过去了,但总理平易近人的风度、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特别使我难忘的是,周总理带了一个秘书到杭州解放路井亭桥东的一家小戏馆里去看绍兴戏。这一次,我是既喜又忧。喜的是总理和普通居民、三轮车工人和店员一起看戏。忧的是,看戏的人群复杂,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我担心不安全。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1957年4月25日晚上7时,我在杭州饭店采访。当时,沙文汉省长在国宾馆里举行盛大宴会,宴请苏联伏罗希洛夫主席一行,总理也出席了宴会,并兴致勃勃地到每桌上去敬酒。在我们一桌上,总理叫一个女服务员给我加一大杯橘子水,说我拍照时出了一身汗。他就说了这么一句话,走了。意思是,少喝烈酒,希望大家过个快乐之夜,多休息。总理刚离开我们的桌子,我们的领导、浙江日报社总编辑于冠西同志走来,轻声地对我说:“你要去执行任务,楼下有人等你同去。”他还对我说:“等你完成任务回来,我补赏你一餐丰盛的晚饭。”我拎了照相机走往楼下大厅,一个瘦长的中年人问了我的姓名,看了记者证后,把我拉进了汽车。到哪里去?执行什么任务?我心中一点也无数,又不敢问。汽车开到解放路太平洋电影院对面,杭州市最小的一家剧院——中国剧院门口停了下来。剧院门前冷冷清清,只有一个人站在那里。他见我下车,奔过来问我,是徐记者吗?并立即交给我一张2排一号座位的戏票,由一个姓刘的副经理带我去就座。刚走进剧场第2道门时,听到汽车声,我回头一看,周总理也走进来了。在暗暗的灯光下,周总理用手指着我说:“你的两条腿比我汽车跑得快?希望做一个出色的好记者!”一个多月来,我跟了总理6次,总理已经熟悉我了。刚才40分钟前他还叫服务员给我倒橘子水呢。当时,我很激动,想叫一声:“总理,你也来了!”但想到此地情况复杂,保卫工作要紧,就把要讲的话咽了下去,仅对总理鞠了一躬,答谢总理对后辈的关怀。

  二

  说实话,我见到总理真的惊喜交加。惊的是总理到这样小的居民区来看戏,喜的是今天在杭州采访的中外摄影记者有48人,唯独我一人跟在总理身边。同时,我也深深钦佩本报的老总于冠西同志的领导艺术、新闻眼光和组织水平。在众多的外交活动十分活跃的记者中,他能指挥自己的记者去开创有特殊意义的独家新闻。

  总理入座后,就全神贯注地看戏。可是我再也没有心思看这场戏了,心里非常不平静,心想:“这个剧场这样小,不满五百个木板座位,为啥把周总理请到这样小的剧场里来?而且看的又是一个民间的职业小剧团——金华市越剧团的演出。”当时,我确实有点翻来覆去想不通,有半肚子“意见”无处放,就回过头去,偷偷地看了一下总理。只见我们的总理和400多个穿着普通衣服的居民、工人坐在一起,静静地观看演出。当我看到总理和市民们一起欢笑的时候,我冷静地想了一想,原来是这样:我们敬爱的总理是和劳动人民心连着心,群众快乐,总理就高兴;今天总理到这里来看望基层的群众,这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与民同乐的又一幕生动情景。当我想到这里,戏也结束了。

  可是在这里的观众和演员,竟没有人知道总理在陪他们观看越剧《孟丽君》。观众走光了,演员在卸妆,总理走进一间很狭窄的化妆室,同演员一一握手。几个青年演员看到总理就叫起来了。在外边卸妆的几个演员接上就说:“你们是不是说梦话?总理哪会到这种地方来,你们想疯了!”当周总理的手伸到她们面前时,一个年纪大些的演员两行泪水夺眶而出:“周总理,您真的来看我们了。”有些演员激动得顾不得卸妆,有的卸了一半,就急切地拥在总理的周围。我看到这个动人的情景,情不自禁地拿起照相机,连忙找一个高一点的地方拍照。这时候,总理看到我站在椅背上,不稳,以极其关怀的口吻对着我说:“小心。 ”并叫台下的一个同志帮助扶一下。我连忙说:“不要紧,请总理放心。”总理是非常体贴我们记者的。

  他总是设法为我们的工作创造条件。照片拍了一张,总理说:“再拍一张。 ”当我拍了第二张照片,收拾好照相机后,我们的周总理很随便地往地板上坐了下去,和大家毫无拘束地亲切交谈起来了。我见总理坐在地板上,心里非常难过。总理已近六十岁了,让他坐在地板上,太不像话了。我埋怨剧院里的负责同志:“你们太糊涂了。”其实,剧院里的同志,见到了敬爱的周总理,激动得什么也忘记了,一心只想听一听总理的教导,看一看总理慈祥的面容。可是我的心里急,实在忍不住,就到化妆室里找来一只小方凳,想请总理坐。总理的秘书却对我摇摇手说:“算了,总理就是欢喜和群众一样的。”尽管他这样解释,我总认为总理坐在地板上是不好的,正当这时,我耳边传来了周总理愉快爽朗的声音:“好!好!你们这样做,很好!”

  三

  原来,周总理十分关怀民间小剧团,他像叙家常一样地询问剧团团长杨琴芳同志:“你们的剧团在哪些地方演过戏,经济上有什么困难?”杨琴芳同志激动地含泪回答:“总理,我们过去虽然困难很多,但这段路已闯过来了,全团同志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不但克服了困难,而且已有盈余了。”总理听到这段介绍,连声赞扬:“好!好!你们这样做,很好!年轻人么,就是要有艰苦创业的精神。”

  听到总理在称赞他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连忙轧进去听。总理关心地问:“你们怎样培养新演员,老艺人和职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怎样?”“我们是一个民间职业小剧团,1951年在温州,由十多个艺人组织成立的。开始,我们的生活确实十分困难。甚至从温州到金华的路费也没有。现在情况已经好转,我们已准备在金华建团造宿舍。”接着,杨琴芳团长一一回答了总理询问的问题。总理手执一份印有演员姓名的节目单,认真听取她的汇报,详尽地了解演员的进步情况。

  我禁不住从手提包里拿出照相机,急急忙忙给坐在地板上的周总理拍了一张照片。当我拍完照片,想起应当把那只凳子搬来,请总理坐时,时间已近深夜,12点只差4分了,我们的总理就在这块地板上整整坐了90分钟。可是,周总理精力仍然十分充沛,说:“好吧,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到北京去向毛主席汇报。”之后,总理再和演员们一一握手道别。最后又同我握手时说,希望你做一个有名的好记者,不要脱离群众,请你多印几张照片送给演员们……当我回到报社发完稿,天已蒙蒙亮了,但是周总理深入民间,关爱百姓的工作作风,深深地印刻在我记忆中,永远记录在我拍的照片之中。

  四

  至今50周年了。金华越剧团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也撤销了,但是大部分演员都健在。当事人、团长杨琴芳已经80岁了,最小的演员也当奶奶、做外婆了。这次她们自愿结合,举行了一次座谈会,纪念周恩来总理到她们剧团看戏和合影50周年,并邀请金华市文化局、老干部局、老年大学和文化界人士一起座谈。他们说:“我们无法一一细数周总理为国家作出的贡献,但在老一代人心中,他是集聚了这个民族的无数优良品德的化身,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人们知道他是一个好总理,从他的身上,人们知道什么样的官员才是‘人民公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和周总理在一起的那个夜晚 2007-4-27 48256F32002924A6482572C2002A7D4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