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形象导刊
3  4  
PDF 版
· 回归
· 专家点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4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邱继宝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人物。这是一个矛盾的概括,却恰到好处。
“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民营企业杰出代表”、“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这些杰出的光环介绍起来让人觉得太过抽象,又颇费力气。当然,略去这些复杂的称谓,邱继宝其实是一个挺简单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个农民能靠吃大苦创大业,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感谢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感谢全体职工同舟共济、艰苦奋斗。”这简单的话语中透露着中国农民式的纯朴。
然而,当他谈起2010年规划时——销售产值达到270亿元,进出口额15亿美元,利税15亿元;实现争创世界名牌、摘取中国工业大奖、赢得全国最高质量管理奖和打造世界级最优秀的成套缝制设备制造商,“让世界上有家庭的地方都有飞跃的足迹!”其中又包含了多少的自信与豪迈,多少的责任和使命。
邱继宝喜欢把他的名字和飞跃保持一定距离,不知道这是刻意的低调,还是本真的睿智。无论如何,这个行走在草根与现代企业家之间的台州汉子,带领飞跃人实现并继续实现着一场史无前例的中国制造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伟大革命。

回归
——与飞跃集团邱继宝董事长面对面
  本栏目主持人:朱沪生

  责任

  最朴素的最豪华,最简单的最久远。

  ——邱继宝

  邱继宝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人物。这是一个矛盾的概括,却恰到好处。

  “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民营企业杰出代表”、“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这些杰出的光环介绍起来让人觉得太过抽象,又颇费力气。当然,略去这些复杂的称谓,邱继宝其实是一个挺简单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个农民能靠吃大苦创大业,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感谢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感谢全体职工同舟共济、艰苦奋斗。”这简单的话语中透露着中国农民式的纯朴。

  然而,当他谈起2010年规划时——销售产值达到270亿元,进出口额15亿美元,利税15亿元;实现争创世界名牌、摘取中国工业大奖、赢得全国最高质量管理奖和打造世界级最优秀的成套缝制设备制造商,“让世界上有家庭的地方都有飞跃的足迹!”其中又包含了多少的自信与豪迈,多少的责任和使命。

  邱继宝喜欢把他的名字和飞跃保持一定距离,不知道这是刻意的低调,还是本真的睿智。无论如何,这个行走在草根与现代企业家之间的台州汉子,带领飞跃人实现并继续实现着一场史无前例的中国制造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伟大革命。

  “国宝”:邱继宝

  ——与飞跃集团邱继宝董事长面对面

  回归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我们的祖先曾经用易碎的陶瓷、轻薄的丝绸征服了世界,证明着中国产品在世界舞台上的叱咤风云。然而也许历史不会永远任谁独领风骚,也许有波峰就会有波谷。秀丽的神州大地、奔涌的黄河长江,也有它无可奈何的沉寂光阴。但是只要骨子里的浩然正气依然,血液里的创新思想不变,灿烂的火花总有重新燃起的一天。于是几个世纪之后,在浙商的群体中,一个名为“飞跃”的中国企业在世界重新刮起了“世界风”,掌门人邱继宝说:“要让现代缝纫机回归到每个家庭,让世界有家庭的地方都有飞跃的足迹;要让中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本该拥有的荣耀;要让中国人得到本该应有的尊重。”

  这是一种产品;

  这是一种价值;

  这是一种地位;

  这其实是一种尊严的回归。

  

  在缝纫机行业,邱继宝和飞跃集团是一个响亮的品牌。200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在浙江视察工作时,听取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的汇报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还风趣地称他是“国宝”。

  二十年时间,他带领飞跃集团实现了伟大的跳跃:从一个五间简陋的田头厂房,到如今国际化的工业园区;从一个勉强用二手设备捣鼓出老式缝纫机的小作坊,到汇集科技精英、创造出年销售产值60多亿元的现代缝纫机领军者;从一个背着缝纫机进不了广交会的门外汉,到拥有120多个国家贸易关系的现代大企业集团……岁月悠悠,邱继宝和飞跃给我们讲述的不仅是一个民营企业的命运往事,更是一种坚强崛起的信念力量,是一种创新发展的社会责任,是“让浙江制造成为最贵、最多、最快、最久”的自强使命。

  

  每个时代都会有神话。改革开放后的浙江,在风起云涌的商海中,更是不缺少神话的主角。他们赤手空拳、白手起家,在市场的大潮中奋勇搏击,造就出一个个富有活力的现代企业。邱继宝,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拨弄潮儿,无疑也创造了缝纫机行业的神话。

  然而提及往事,所有神话的背后其实包含更多的是平凡与沧桑,是坚定与执着。或许,我们需要换一个更完整的定义,不是神话,而是尊严,是一种不仅追求活着,而更追求生活的高贵价值。这是邱继宝的起跑点,也是飞跃的生命内核。

  1986年是邱继宝和飞跃集团年轮中不得不提及的一个年头。这一年,邱继宝选择了缝纫机作为自己的事业起点,并且用走南闯北打工挣下的钱租下了生产队的五间平房,创办了椒江市第二工业缝纫机厂(即飞跃集团的前身),开始了一条“上下求索”的缝纫机生产之路。

  也许正应了那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古话,对缝纫机技术毫无概念的邱继宝竟然将自己的第一桶金义无反顾地投了下去。不懂技术,他就花钱从市场上买来一台简单的三线中速包缝机,进行拆卸、组装,研究其性能和构造;没有品牌,他就采用“借船出海”,挂牌生产的方式,与上海“沪佳牌”达成了合作关系。虽然,为此付出了每台15元挂牌费的代价,但是一个靠榔头敲出来的缝纫机厂终究生存了下来,这无疑带来了一些欣慰和信心。

  然而,真正的成功者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其永远也无法满足于暂时的成功。今天“飞跃”的成绩,也许正亏了邱继宝当年对那15元挂牌费的“耿耿于怀”。在挂牌生产的同时,邱继宝开始大力请专家引人才,开发自主品牌的新产品。两年后,“飞跃牌”商标成功落户台州。邱继宝的深谋远虑和魄力为企业的发展走向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局面。

  若干年后回望这段创业历程,邱继宝总忘不了1989年的广交会遭遇。当年,邱继宝因企业名不见经传被拒门口,不甘心的他偷偷爬起了围墙。这一爬不要紧,不但被保安罚了50元钱,还被罚站了半个小时……这一段经历却成了他自崛的转折点。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邱继宝花巨资聘请国内外专家成立技术中心,将现代科技应用到传统产业中;为了开拓市场,他更是无畏地亲自闯荡世界各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飞跃缝纫机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700多项专利,形成了50多个系列、500多个品种的成套设备。

  2000年,世界上最大规模、最高档次和最具专业性、权威性的国际服装机械博览会在德国科隆举行。全球包括世界最著名缝纫机品牌在内的700多家客商云集于此。邱继宝也率团进军这一盛会,飞跃集团的展馆面积达到了280平方米,是继海尔集团科隆展之后,中国在国际博览会上最大的展位面积。在这次展览会上,飞跃集团共接待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4000多人次,签回订单2000多万美元。不少欧洲客户纷纷抢做飞跃在欧洲各国的代理。

  2006年10月,第100届广交会隆重揭幕,作为中国企业的创新典范,飞跃集团和海尔集团,成为仅有的两家接受中央电视台直播专访的企业。

  岁月变迁带不走昔日的记忆,然而,苦难不是记忆的负担,它蕴涵着奋勇前行的力量和尊严,它承载着永远动人的神话:过去的,现在的,还有未来的……

  

  如果说生命是一张弓,而弓弦便是梦想,弦所拥有的张力改变着箭所达到的位置。对于未来的规划,邱继宝的目标便是,在2010年建立起全球100公里范围内的服务网络,即在全球每100公里范围内都有飞跃服务的足迹。

  这并不是一个神话,摆动着办公室里那个硕大的地球仪,邱继宝坚定而自信地说道:“让世界上有家庭的地方就有飞跃!”

  此情此景不得不让人想起二十年前,刚从田头作坊诞生而无人问津的“飞跃”,那被广交会拒之门外的年轻人。然而,邱继宝并未因此而绝望与退缩,他的弓弦依然如故——“飞跃”一定要走出国门,开辟市场。

  就在被广交会拒绝的几天后,在深圳罗湖口岸,邱继宝花500元钱托一位老太太买到了一本香港黄页电话号码簿。靠着这本电话簿,邱继宝找出了全香港所有经营缝纫机的店铺,然后逐个给他们寄产品的样本、照片。然而从香港反馈的消息显示,这种传统的缝纫机在香港并不受欢迎,他们建议去南美、非洲试试,可能会有市场。揣着这一“可能”信息,邱继宝带着借来的翻译踏上了去拉美等地的推销之路。功夫不负有心人,到1989年,飞跃在这一地区的销售额达到了两万美元。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永远布满荆棘,因为成功永远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从墨西哥经济危机到亚洲金融危机,风云变幻的市场在把一个个考验推向“飞跃”的时候,也给了它一个迅速提升的舞台。如今,飞跃集团已成功地将产品打入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50%进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依托高新技术产品,“飞跃”还调整和健全了全球市场营销网络,在17个国家设立了18家分公司,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均设有分支机构。

  成功注定属于有梦想有张力的生命。在每一次险峻的商战中,邱继宝都适时适地走活每一步棋。邱继宝称他并没有什么定规,只是在合适的时候摸索出了合适的道路。这是不假,只是一次次成功的跳跃也并非完全偶然,或者这本身就透射出浙商的睿智,透出有梦想有行动者注定的幸运。

  

  语速快、走路快、开会快,是飞跃员工对邱继宝共同的评价。其实,就邱继宝而言,理解“速度制胜”不单单是快速的行动力,更意味着灵敏的反应力。

  提起建厂初期,与上海缝纫机研究所合作所创造的奇迹,飞跃的老员工至今津津乐道。邱继宝硬是用三个月的时间批土地、争贷款、造厂房、买设备,建起了15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并添置了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

  邱继宝谦虚地说:“我并没有研读过多少精深的理论,只是有一个敢想敢做的性格罢了。”然而,恰恰是这种敢想敢做的特质,使得他的智慧有着更夺人的光彩,使得飞跃有了如此的成就。这不能不说是智者和勇者的完美组合。

  1996年亚洲金融风暴给许多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经过冷静分析,邱继宝不仅迅速抽身于泥淖,更是迅速把握了争取未来市场主动权的方向盘——调整策略,开发高档产品,转向发达国家市场。利用金融危机期间部分国家货币贬值的机遇,飞跃一面在日本收购了一家小型工厂,聘请日籍专家成立技术开发中心,并聘请德、意专家在北京成立研发中心;一面斥巨资搞技改,从美国、韩国引进百台套世界先进的加工设备。这一举措,不仅使飞跃提前两年实现了装备自动化,而且比原概算节约投资近1亿元,从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当人们惊魂甫定时,“飞跃”却赢得了时间差,企业装备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实现了规模化,产品实现了系列化,营销实现了国际化。这期间,“飞跃”在取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基础上,又有多项产品取得了CE、GS、UL和TUV等国际认证,获得了进军欧美市场的通行证。1999年,飞跃研制成功的机电一体化多功能家用缝纫机,成功地大批量向日本出口,从而彻底改写了中国过去长期单向从日本进口缝纫机的历史。

  曾经听过一种说法,假如用一个圆代表所知的话,那么这个圆变大时,圆外的范围便缩小。然而,邱继宝却说,当他走出国门,看到发达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时,发觉自己所处的圆外范围更大了。这应该是欣喜的,因为它预示了无止境的攀登和飞跃。而邱继宝正用他日夜兼程的速度诠释着这份梦想和责任。

  

  华丽的舞台永远属于那些继往开来的旗手,他们对待自己有一种坚定的自信,对待过去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未来有一种开拓的眼光。在中国缝纫机行业,邱继宝便是这样一位坚定卓越的旗手。

  自主创新使飞跃有些产品的利润空间达到一辆高级轿车的价格。飞跃已经从‘卖产品’向‘卖技术’转型。”说起这些,邱继宝露出了自豪的表情。在飞跃集团的推动下,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机电气一体化自动开袋机、高速电子圆头锁眼机、电脑家用机、数控伺服系统等高端产品研制成功,打响了“中国制造”的自主品牌。其中,多功能家用缝纫机被誉为划时代的产品,是对我国传统家用机的一次革命,并入选国家外交礼品,掀起了一场家用缝纫机重回中国现代家庭的浪潮。

  一个出彩的人生,需要有自己独到、科学、坚定的价值标准,需要有明晰的社会责任心和时代使命感。如此说来,邱继宝无疑是出彩的,因为他正举着“中国创造”的路标,奋力跻身于国际舞台的前沿。

  产品要卖得久,必须要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为此,“飞跃”积极与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校合作,并在日本、北京、宁波、台州等地建立起研发中心,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的技术研发体系,将触角伸向国际缝制设备的最前沿。除此,“飞跃”每年用销售收入的5%左右作为研发投入,来支撑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正是基于这种强大的创新实力,“飞跃”每年都有数十个新产品研发成功,新品产值率达70%,多个产品被列为国债项目、国家火炬计划和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有些产品更是在业界引发了震动。

  近年来,“飞跃”还积极与国际先进企业进行合资合作。先后与新加坡双星集团合资,收购美国技术,生产世界一流的服装自动吊挂系统;与世界上技术最高、质量最好、品牌最响的电脑绣花机制造商——德国ZSK公司合作生产世界最先进的多头电脑绣花机;收购了具有30多年制造历史的意大利MIFRA公司50%的股权,开始进入高端的电脑横机领域。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邱继宝十分注重体制创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他专门拿出13%的股份,让中高层领导、技术骨干和优秀员工持股,真正成为飞跃的主人。为打造一个国际化的现代企业集团,快速适应市场需求,“飞跃”还积极引入优秀的国际人才,现在服务于集团总部和海外公司的外籍员工已经达到500多人。

  “以‘天下缝纫’为己任,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这是邱继宝对未来的宣言。蓦然想起一首遥远的诗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四大发明的瑰丽曾让人沉醉太久,创造力的光环在我们的心中一度滑落而去。然而沉寂不是永远的主题,正如那首诗的结尾所吟唱的:“那一切丢失的,我都在认真地思考。”是的,邱继宝和“飞跃”所努力追寻和打造的不正是这把钥匙吗?他让古老的中国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科技中重新绽放出了绚丽的光彩。

  

  邱继宝常说,企业获得的每一个荣誉,不仅是对以前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今后工作更高的要求,是激励他更好地去实践每一份责任的导航。

  在飞跃,邱继宝提倡一种民主开放的企业氛围,每一项重大经营决策、每一次重要的人事任免、每一次员工工资定额的调整,都会征集员工的意见。2002年,飞跃开始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规定职工工资随着企业效益的增加同步提高,同时还将全体员工纳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社会保险,从而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邱继宝非常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先后支持建立了党建活动中心、职工之家、学习培训中心等一系列文体组织,并制定了职工教育培训规划,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分层次对各类员工进行轮训。除此,为了给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邱继宝还拨款建立了近3万平方米的员工公寓和总投资1000多万元的就餐中心。

  其实,在邱继宝心中,“责任”二字不仅包含着对企业员工的关心与满足,更包含着企业对社会的回报和感恩。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仅上了三天高中就被迫辍学的他深知那些失学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因此在2002年6月“浙江省大学生助学计划”活动中,邱继宝带头慷慨捐赠1000万元设立“浙江省大学生飞跃助学基金”。按照基金管理办法,这批基金每年可以资助1000多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实现心中的梦想。今年3月,邱继宝又出资300万元设立台州市“春蕾计划”飞跃助学基金,每年资助300名家庭贫困的儿童重返校园。据统计,自企业创办以来,飞跃用于新农村建设、希望工程、修路造桥、改水通电、扶困敬老、拥军优属、失足青少年帮教等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达7000多万元。

  致富思源不忘本,邱继宝这位血脉中流淌着中华民族美德的汉子,用自己对员工、对社会的满腔热诚和无私奉献,诠释了“责任”二字的内涵。

  

  邱继宝似乎特别偏爱“顶天立地”这一刚硬之词,或许,这里面蕴藏着草根企业家的坚强和现代企业家深远的追求与责任,这不正是浙商精神的光辉写照吗?“从中国制造跃向中国创造,使其成为最贵、最多、最快、最久的产品”,邱继宝一脸坚定地展望着未来。我们深信,他是足够支撑起这份顶天立地的理想的。因为,二十年来他和飞跃的命运在多少次的跳跃中,已不知不觉与中国缝纫机行业的命运交融在了一起。2004年8月27日,国家领导人在视察飞跃集团时称赞飞跃20年的发展是缝纫机行业的飞跃,也是一个农民的飞跃,更是中国经济的飞跃。如今的邱继宝心里装着两份沉甸甸的东西:一是荣誉,那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一是责任,那是与其理想同等重要的。在缝纫机革命的征程上,邱继宝和他的同仁们继续寻找着一个坐标、一种感觉。那是激励我们走向世界的坐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形象导刊 00008 回归 2007-4-27 浙江日报000082007-04-2700023;浙江日报000082007-04-2700021;浙江日报000082007-04-2700020;浙江日报000082007-04-2700022;浙江日报000082007-04-2700005;浙江日报000082007-04-2700006;浙江日报000082007-04-2700019;浙江日报000082007-04-2700018;浙江日报000082007-04-27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