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小村飞出欢乐的歌
· 心愿扎进花灯中
· 彩龙当空舞
· 村里摆起手工擂台
· 画中飘出“海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办起全省首个农民合唱团的湖州章家埭村,要在“种文化”活动中唱出“专业水平”——
小村飞出欢乐的歌
本报记者 谭伟东
  夜幕降临,春耕的农夫回来了,做工的姑娘小伙回来了,上学的孩子们回来了。村里比白天更热闹了——湖州吴兴区八里店镇章家埭村参加了“种文化”百村赛,村民们个个想一展歌喉,不仅要在百村赛上唱,还要唱到城里,唱到省外去。

  让年轻人来选择

  ——卡拉OK大家唱

  章家埭村有着各种文化活动,但一些年轻人提意见:适合我们的文化项目还是太少。村干部挨家挨户找年轻人调查摸底,大多数年轻人说,最喜欢唱卡拉OK。

  “我们完全有能力创造这个条件。”去年5月,村里决定对原来的影像室进行改造,新增卡拉OK功能。从此,每周三、五晚,50多个座位的卡拉OK厅就座无虚席。本村的年轻人找到了好去处,还吸引了在村里企业务工的外来民工。在立方公司上班的四川姑娘涂金玉,是卡拉OK厅的常客。“城里的歌厅唱不起,村里的歌厅又方便又不用花钱”,她兴奋地说,“我们还能自带碟片去点歌呢。”

  仅仅一个卡拉OK厅满足不了年轻人的需求,很多人开始自己装备卡拉OK音响系统。村里开饭店的倪虹,家里买了几十盘碟片都唱不够,还要经常从网上下载歌曲听歌学歌。她丈夫陈勤利和7岁的儿子陈豪也是卡拉OK迷。每月几次的家庭卡拉OK音乐会,是她家最大的乐趣之一。

  村干部曹丽琴说:“现在,全村已有将近一半家庭装上了卡拉OK设备,晚上你去听听,到处有歌声”。

  成立农民合唱团

  ——唱出“专业水平”

  自娱自乐尽管其乐融融,却难以提高水平。去年章家埭人一拍即合:成立一个合唱团。

  招募海报贴出,一下子有上百人报名。经过初步筛选,40多人入围,以20多岁到40多岁的村民为主。不经意间,他们成了全省首个农民合唱团。

  每周一的晚上,市音乐家协会的老师都风雨无阻地赶到章家埭,教他们从“do、re、mi”开始学习乐理,从嘴型开始练习发声。今年40岁的曹根生做装饰材料生意,整天忙里忙外,但合唱团的排练几乎没缺一次。“不光我一个人这样”,他说,“每次排练大家都很认真得很。我们要唱出‘专业水平’。”

  除了老师授艺、定期排练,大部分合唱团员还千方百计买来有所教歌曲的碟片回家“自学”。

  村支书汤水根说,这股“大家唱”的热潮,反映了村民们内在的文化冲动。除了参加“种文化”百村赛外,汤水根充满信心地说:“我们还要唱到城里去,唱到外地去。”

  图为村民在文化活动室内练习卡拉OK,为即将开始的月月擂台赛热身。  

  本报记者 钟昊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小村飞出欢乐的歌 本报记者 谭伟东 2007-4-26 48256F32002924A6482572BB003D4C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