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新闻周刊·民间
3  4  
PDF 版
· 台湾小伙骑车万里环保行
· 为救恩人踏上“乞讨”路
· 保安十年撰写《论语》心得
· 脑瘫大学生求职无门办公司
· 荷兰“游戏疗法” 巧克电脑游戏瘾
· 我为什么雇个
“妈妈”开家长会
· 老农写出33万字养猪手稿
· 山村剃头匠,6毛3分剃个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7年前,过路人救起了一个溺水的小男孩;7年后,过路人身患怪病,没钱医治,小男孩的父亲为此挨家挨户乞讨。这场知恩图报的乞讨行动感动了永嘉、洞头、玉环和上海等地的家庭……
为救恩人踏上“乞讨”路
■本报记者 陈洪标
  过路人救了儿子命

  故事要回溯到1999年7月,永嘉县大箬岩镇玉泉村农民陈秀海当时还在温州的瓯海小厂帮人开车,妻子开了一间卖点糖果的小店,把15岁的大儿子陈云隆托付给老家岳母照顾。

  回到村里没两天,陈云隆就玩疯了,外婆根本管不了。一天,陈云隆和伙伴来到了小溪边玩,不小心落水了,一眨眼,人就被湍急的水流冲走了。这时,36岁的陈金龙正好路过,他急忙冲过去,问了一句“人在哪落水的”,就一把撸掉身上的汗衫,跳到溪里去了。

  那天晚上,陈秀海和妻子接到村主任的电话,从温州赶回来了。向乡亲们一打听,认识的人就说救他儿子的恩人就在隔壁的银泉村。陈秀海连夜赶到陈金龙家,提出要和陈金龙做亲戚,以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就这样本来互不认识的两家开始来往。

  强抬恩人到医院

  近几年,陈秀海在瓯海打工,也不是很顺,车不开,自己租了房子摆了几张台球桌挣钱。2006年3月,老丈人过世,陈秀海向朋友借了一辆小货车,载着一家人赶回老家。

  办完丧事,陈秀海顺便到陈金龙家去看看,结果,一个43岁的壮年男人躺在躺椅里,在大太阳底下睡觉,身上盖了很多被子,一看那黑红的脸色,陈秀海就感觉不对,二话没说,立即叫了隔壁邻居的乡亲们,把陈金龙抬到村外的公路上,他打电话雇了朋友的小货车赶来,把他送到了温州市医学院附一医院。

  其实,那时陈金龙已经浑身没力气很多时间了,医生说他肝有问题,至于什么病就是查不出来,从来没见过,就配了一些药。家里的一点钱也早看完了,还向亲戚借了5万多元,也用光了。他不想麻烦陈秀海,因为他家里的情况也不是很好。

  当时,陈秀海并不知道陈金龙的这个病究竟需要多少钱。医生检查后,告诉陈秀海,陈金龙这种病在南方很少见,叫肝包虫,是肝里有寄生虫,这是在温州发现的第二例,而且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肝已经硬化了。另外,病人的两个肾都已经很不好了,要全拿掉,换一个肾,而且需要长期吃药。这几个手术做下来,估计就算不用五六十万,二三十万是少不了的。

  这下把陈秀海急坏了,自己身上的这点钱花完了,家里也没有多少积蓄。一家四口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就是那几张台球桌,自己下岗在家,失去了固定的收入,现在就靠给朋友开货车,开一天有一天的收入。9月份小儿子转学用了1万元赞助费,加上没考上大学的大儿子在东阳一所学校补习学费又要七八千,家里这几年的一点积蓄全部花完了,根本就拿不出多少钱。可是自己不能眼睁睁看着恩人等死啊!怎么办?

  上门“乞讨”募捐救恩人

  陈秀海想了一个晚上,一狠心,第二天,50岁的陈秀海就从自己的村里开始,敲开一户户乡亲的家门,乞求大家多少捐点钱,一个村敲遍了,再到附近的村庄,求乡亲们救救他家的恩人,儿子的命是他给的,就是拼了自己50岁的老命也要治好他!算是他陈秀海这辈子欠乡亲的一份情。

  陈秀海的举动感动了附近乡亲,你几十块、我几百块,连续一个星期下来,陈秀海跑了三个村,敲开了400多户人家的门,把乡亲们的每一分钱都记在本子上,一共讨到了2万多块钱。

  陈秀海每天讨到多少就全交到医院里,自己每天在外面乞讨,让妻子到医院里服侍陈金龙。夫妻俩把所有的精力全放在了救恩人身上了。

  经过血透的陈金龙,病情稳定了,但是,却面临了另一个问题,肝的手术必须马上做,医生已经下了最后“通牒”,再不做,后面的手术就做不了。

  做手术可是一大笔钱,从哪里来?陈秀海觉得光靠自己一个人挨家挨户的乞讨不是办法,他想到了同姓同宗的募捐渠道。村支书陈荣光、妇女主任陈莲莲、老年协会的陈玉兰、党员陈胜利、陈光芒和村民陈国光等人纷纷加入陈秀海的募捐队伍,开始了募捐行动。

  捐赠雪球越滚越大

  12月5日,募捐队伍来到永嘉县上塘镇河屿村,这个和银泉村同族同宗的村庄,尽管很不富裕,但是几乎陈姓的人家还是尽自己的所能,凑了3000元。村里的两个干部觉得拿不出手,带大家到玉环县珠港镇后塘洋村,32户陈姓的人家又捐了16200元。

  在外地打工的银泉人也被陈秀海的行动所感动,纷纷加入了捐款队伍。在江苏昆山做包子早点的陈永升夫妇,二话没说,一下就汇了10000元;一位20年前离开村里,在嘉兴市嘉善县种地的40多岁农民,一下汇来5000元;21位在上海打工经商的村里人,两天时间捐了21600元;还有一位在美国没留姓名的老乡,通过汇款把800美金汇到了温州市农业银行陈金龙的名下,兑换人民币6250元。

  为了不影响儿子读书,陈秀海一直瞒着在东阳文化补习学校读书的陈云隆,但陈云隆在报纸上看到老爸的行动后,也为父亲的行为倍感骄傲,在自己班上发起了募捐。

  12月15日,陈金龙的肝包手术做得很成功。

  从2007年1月9日至今,陈金龙收到了3万元捐款,尽管离筹备做肾脏移植手术的巨额费用,还相差很大,但是这些陌生人的爱心为陈秀海树立了信心。现在,这个爱心行动还在延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民间 00015 为救恩人踏上“乞讨”路 ■本报记者 陈洪标 2007-4-26 48256F32002924A6482572C60013A83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