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专版
3  4  
PDF 版
· 印象·开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4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开化,位于浙江省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地处浙赣皖三省七县交界处,被国家环保总局划定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自古就有“歙饶屏障”之说。
印象·开化
  开化,位于浙江省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地处浙赣皖三省七县交界处,被国家环保总局划定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自古就有“歙饶屏障”之说。

  印象

  ·开化

  开化县金名片:

  全国生态示范区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全国科教兴农与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县

  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先进县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

  中国龙顶名茶之乡

  中国金针菇之乡

  中国黑木耳之乡

  中国根雕艺术之乡

  全国举重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全国义务植树示范基地

  关键词:天然“氧吧”

  开化的生态环境是每一个来到山城的旅客都能切身感受到的。

  阳春三月,从省会杭州一路西行,越接近钱江源头,空气越清新,山水也逐渐朗润起来,一路满山遍野金灿灿的油菜花和山中斑斓盛放的野花,恍然走进了另一个世界。沿205国道溯江而上,窗外掠过的是一片片、一层层高低错落的田野,山上溜达的小牛在悠闲地吃草,古朴的农舍旁挂满了红红的辣椒,院子里小黄狗追得母鸡扑腾扑腾跳,河岸边村姑们有的在洗衣、有的在梳妆,河中间悠着一两只小船、两三个木桶,里面坐着戴笠帽的男人一边在抓鱼捕虾,一边和村姑们大声地聊着天……

  到了号称“钱塘江源头第一镇”的齐溪镇,就已经进入了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了。这个坐落在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的小镇,就安在了一个叫西坑口的地方,是左溪、龙田溪、龙门下溪三条溪流齐集的地方。离开镇所在地,沿左溪向西18公里就是钱塘江的源头——莲花尖。兀立在千米山顶之上的源头不是一个独立的山峰,而是由数个山峰围成的一个方圆近1公里的平缓洼地——“莲花塘”,就是从这个“莲花塘”流出的潺潺泉水孕育了钱塘江,就是这宛如少女般娇羞的细流,却汇成了汹涌澎湃闻名于世的钱塘潮。

  为打造这一片绿水青山,开化县从1982年开始,把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定为“开化植树节”,组织机关干部上山义务植树。近年来,配合县里实施“生态立县,特色兴县”战略,这一特殊的“植树节”被赋予优化生态环境、建设优美乡村的新内涵。去年,该县将“开化植树节”改为“开化义务植树周”,这一周里,全县数万干部群众都参与到栽“绿”护“绿”活动中来。1998年来,开化县又先后关停小硫磺、小化工、小水泥、小造纸、小电镀、小煤矿、小灰窑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或生产线,由此每年减少工业总产值近5亿元,税收3000万元。在外商投资上,开化县还推行了“绿色门槛”制度,对工业建设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近三年来,先后否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项目60多个。

  2000年,开化县在全国率先确立并全面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如今,这个县已成为我国17个具有全球意义的山地保护区之一,也是全国9个国家级生态良好地区之一,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在全国2348个县(市)中名列第16位。境内的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4种,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是我国华东地区著名的生物基因库。现全县有山林总面积28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4%,均位居全国前列,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接近一类水标准,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关键词:生态文化

  “我的家乡有一支歌,一支飘香的歌,龙顶茶香遍了天涯海角,乐坏了多少饮茶人,醉倒了多少爱茶客。从那甘醇清香的茶叶里哟,你会爱上我的家乡我的歌。啊!开化龙顶哟——飘香的歌!”

  “我的家乡有一支歌,一支飘香的歌,龙顶茶美名哟四海传播,震惊了多少品茶师,风靡了多少好茶座。喝过钱江源头的一杯茶哟,你会忘不了我的家乡我的歌。啊!开化龙顶哟——飘香的歌!”

  “晴日遍地雾、阴雨满云山”,绝佳的气候, 使开化成为我国著名绿茶出口的“金三角”地区。早在明崇祯四年(1631年),开化的芽茶已列为贡品。崇祯《开化县志》就有“上贡芽茶四斤”和“茶出金林者,品不在天池下”的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茶叶就是开化山农仅次于杉木的主要收入。而今天,茶农精心孕育出白云深处那一丛丛孤芳——开化龙顶茶,更是钱江源头“一绝”。开化龙顶具有外形紧直挺秀、银绿披毫,内质香高持久、鲜醇甘爽、杏绿清澈、匀齐成朵的独特风格,更具有“干茶色绿、汤水清绿、叶底鲜绿”的“三绿”特征,是形美质优的绿色佳茗。“自取钱江源头水,泡得龙顶一佳茗 ”,在山城一处古朴雅致的茶馆坐下,看龙顶茶女的茶道表演,可得一种修身养性的闲趣。

  草木英叶信有神。开化龙顶虽藏在深山,却早已名声远扬:开化龙顶已获省部级以上大奖达48次,远销德国、法国、日本、摩洛哥等国家。近年来,开化茶农更是借源头的丰富资源,开发了黄金茶、杜仲茶等系列茶叶精品,将茶文化的真谛和内涵弘扬得淋漓尽致。

  在茶馆小坐可得源头安详、幽雅、悠闲的意趣,而走入中国根艺美术博览园,感受到的是这片山水另一种独具魅力的风情雅韵。

  中国根雕在浙江,浙江根雕又以开化为代表,被誉为江南一绝。开化这块清纯雅儒之地,历来崇尚读书,文人雅士辈出,历史上便有着根雕创作的艺术氛围。清光绪24年县志载:宋国光,字尔衍,清乾隆痒生,授例就菅干总,善绘画,善雕琢,得盘根错节之树桩,随手刻划为人物花鸟,见者叹为观止。

  今天,一大批本土根雕艺人正孜孜地用雕刀雕刻着一方乾坤,雕刻着“中国根雕艺术之乡”的辉煌。据统计,开化已有根雕企业十多家,从业人员近千人。其中一个乡间木匠,花了5年多时间,倾其所有,酝酿创作出100多件荟萃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战役和主要人物的根雕作品——《峥嵘岁月》革命系列根雕。当他的作品在各地展出时,参观者络绎不绝,无不为之倾倒。

  徐谷青——被誉为“根疯”的根雕艺术家,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现任浙江根艺美术学会主席。二十年中,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依势造型,因材施艺,化腐朽为神奇,赋愚顽予灵性,相继创作出被著名作家冰心题词誉为“华夏一绝”的根艺巨作“未来佛”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福、禄、寿、禧”等40余件长寿系列根雕精品。在从事根雕艺术创作的同时,他又精心设计并建起全国第一家中国根艺美术博览园。

  龙顶也好,根雕也罢,都是这方山水赐于厚爱它的人们的一份厚礼。得几日空闲,远离都市的喧嚣,到这灵秀的诗画中做一次虔诚的朝圣吧。你会发现,这片神奇的山水画卷间,有多少空韵清灵的故事在诠释它的神奇与和谐。

  关键词:生态经济

  生态不拒绝财富,生态本身就是财富。

  “种种砍砍,不如走走看看。”祖祖辈辈在源头刀割火种的齐溪镇老百姓,当他们放下柴刀,退耕还林之后,迎来的却是一拨拨来探源的游客。近年来,开化农村不起眼的大大小小的山坞也成了抢手货,城里人、乡下人看到了“生态游”的商机,开发成为一个个“山庄”、“土寨”、“度假村”。眼下,开化县在加快国家森林公园、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山风景区、钱江源百里绿色长廊等景区建设的同时,加强与周边旅游界的合作,联手开发“黄山——钱江源——千岛湖”名山名源名湖精品旅游线、“千岛湖——钱江源(霞山古迷宫)——衢州——杭州”浙西旅游大环线、“千岛湖——钱江源醉根生态园——南华山——江西婺源江湾镇——黄山”浙皖赣边界旅游黄金线等旅游线路,打响“钱江源旅游”品牌,开化已成为“长三角”都市居民的旅游首选地之一。“十五”期间,开化的生态旅游业从无到有,接待国内外游客数、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都在30%以上。

  暖冬天气让今年“开化龙顶”春茶的上市时间比去年提前了半个月左右,由于气温偏高,茶叶生长速度快,品质比往年有了提高。在北京市场,最早上市的1000克“开化龙顶”卖出了6600元的高价,早茶在杭州、上海等茶市上每500克也卖到了两三千元。在去年的北京第六届茶叶节暨浙江绿茶博览会名茶拍卖会上,从每吨“开化龙顶”茶叶中随机抽取的250克样品茶,以1万元的天价创下了目前国内茶叶交货样品的拍卖最高纪录。眼下,全国各地有600多家茶庄把“开化龙顶”作为主打茶叶,国内外共有147个“开化龙顶”销售窗口。全县骨干茶园发展到10万亩,6年内产量翻了两番、年销售额翻了三番,去年实现茶叶总产量9600吨,产值突破3亿元。目前,开化县以茶叶、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农业迅猛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当“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翱翔蓝天的时候,34万开化人也同时感到欢欣鼓舞——“开化制造”的太阳能硅片为飞船腾飞插上了翅膀。据悉,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开始,“开化制造”的太阳能硅片就一直被用在我国的航天事业上,见证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开化县以“两硅”、“两药”、新型密胺塑料为主产业的生态工业也发展迅速。单晶硅、有机硅已经成为开化的支柱产业,全县有“两硅”企业36家,2006年,硅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亿元,增长53.7%,利税增长58.7%。去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3%。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印象·开化 2007-4-26 浙江日报000122007-04-2600018;浙江日报000122007-04-2600021;浙江日报000122007-04-2600022;浙江日报000122007-04-2600019;浙江日报000122007-04-26000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