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首批中国民间文化
杰出传承人确定
· 今年二十亿元投向农村信息化
· 文明出行,从你我做起
· 2007浙商大会下月举行
· 亲近自然 体验生活
· 要闻简报
· 政府给农家乐发红包
· 依法维护国防利益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博彩文化
· 一季度全省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首批中国民间文化
杰出传承人确定

我省王笃芳朱炳仁陈余华入选
  本报杭州4月23日讯(记者 刘慧) 记者今天从省民间文艺协会获悉,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已于日前确定,全国共有166位民间艺人上榜。我省工艺美术大师王笃芳、朱炳仁和陈余华,凭借他们的传世绝技入选。

  黄杨木雕是浙江著名的“三雕”之一,以王凤祚为代表的乐清王家是圈内尽知的黄杨木雕世家。今年60岁的王笃芳是王凤祚的次子。他自幼受父亲熏陶,从事木雕创作已有40多年,其作品《屈原》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国殇》被浙江博物馆收藏,《东坡赏砚》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63岁的朱炳仁是国家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清同治绍兴“朱氏铜艺”的第四代传人,中国现代铜雕建筑的三大开山之作:灵隐铜殿、桂林铜塔、杭州雷峰塔均出自其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华世纪坛、钓鱼台国宾馆与上海金茂大厦都有其传世精品。

  陈余华1953年出生在乐清细纹刻纸世家,创作了大量作品如《龙船花》、《刘海戏金蟾》等,而且将传统的工艺与现代装饰工艺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古朴高雅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工艺品,创造了细纹刻纸又一个辉煌。

  当代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是民间文化的瑰宝,但他们大多年事已高,技艺近乎失传。为避免出现“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的现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经中宣部、中国文联批准,自去年起至今年3月,在全国实施“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和命名”的抢救项目。

  首批传承人的认定标准是:掌握精湛独特的民间知识、技艺、艺术的优秀传承人,其技艺是来自师承、祖传或民间独特的授受,并在民间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首批中国民间文化
杰出传承人确定
2007-4-24 48256F32002924A6482572C0000A9A7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