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美国校园枪击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沪上不少心理教育工作者近日指出,这一事件对我们大学心理教育提出警示。
校园矛盾不可忽视
人们根据有关材料,对犯罪嫌疑人赵承熙作了“勾画”:其父母都是洗衣店工作人员;他在留言中对学校一些富家子弟表示强烈不满,“是你们造成我这样做的”。
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张海燕指出,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生活在班级和宿舍的小天地里,这种贫富差距和由此导致的心理失衡更容易集中表现出来。
某宿舍里,两个学生非常不合。家境不好的学生小刘每次在饮水机倒水后,总要把电源关掉,而家境好的学生小王总是抱怨“一点不考虑别人”。两人闹到了学校心理辅导中心,老师让她俩换位思考,从别人的立场想问题,最终得以和解。
生活背景不同,造成学生之间观念的差异,差异就会导致矛盾。如果处理得不好,有些学生就会心理失衡。一旦矛盾升级,一些“问题学生”对个别人的敌视就会“泛化”,形成反社会情绪,严重的甚至会伤害他人。
危机干预网络要起作用
据报道,赵承熙的同学与老师,两年前就发现他的文章内容“扭曲、令人不安”,文字描述暴力,曾请学校相关人员协助,但校方当时以自由创作不应干预为由没有处理。
沪上一些高校心理咨询部门老师认为,高校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非常有必要。其中包括:对每一位进入大学的新生进行心理测试,从而筛选“重点帮助”对象。同时,学校还要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网络。
给“怪怪的”学生更多关心
据了解,赵承熙一向独来独往,学校对他的背景了解相当有限。同学们觉得他“怪怪的”,是一个非常孤僻的人。
事实上,每一所大学校园里,都会有个别“怪怪的”学生,需要老师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上海一些重点高校调研显示,大学生中约0.6%存在心理疾患,需要医疗干预和治疗;约10%存在心理问题;约20%存在一定程度心理困扰。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源于对前途与目标的迷惘、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
目前,上海高校专职心理教师与学生之比为1∶3000至1∶5000,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大等高校,在学生中培养“心理助教”是个好探索。上海师大对3500多名学生代表开展培训,让他们回寝室担任“心理助教”,其任务是,关心寝室同学,谁心情沮丧,或睡眠不好、茶饭不思,就帮谁化解心事。如果自己帮不了,就求助心理老师。
(据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