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新闻
3  4  
PDF 版
· 上好大学的机会更多了
· 日省一角钱
真情献爱心
· 要闻简报
· 杭城电力职工“点亮”老宅院
· 难忘三年“驻村情”
· 不平凡的选择
· 推出平价病房 设立定点医院
· 大学生对“热门图书”看法不一
· 违规起重机械就像“定时炸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不平凡的选择
——追记为保护村民财产而牺牲的外来务工者姚仁全
本报记者 施晓义 通讯员 金新安 叶长一
  一名到乐清才3个多月的安徽籍护村队员,为保护当地村民的财产,与手持马刀的歹徒顽强搏斗,不幸因公殉职。

  他倒下的那一刻,距他走上联防队员岗位,仅仅15天。

  他倒下的那一刻,生命定格在35岁,留下了30岁的妻子和5岁的女儿。    

  不期而遇的生死抉择中,

  他选择成为英雄    

  4月15日凌晨1时许,乐清市柳市镇马仁桥村协警队队员姚仁全等人正在值班,突然接到电话报警,称有人正在偷盗一家工厂的铜丝。队友高永乐和张玉才迅速开动摩托车赶去,姚仁全拎起一根铁棍紧随其后跑来。原来,3名窃贼趁着夜幕从仓库往外搬了大捆铜丝。

  谁也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一场凶残的搏斗。

  他们刚盘问了一句,就遭到一阵马刀、铁棍的乱劈。黑暗中,双方厮打成一片,窃贼且战且退。姚仁全身中两刀,仍死死抓住歹徒不放,腹部再次被捅,对方趁机逃脱。高永乐和张玉才一路追去。歹徒驾驶三轮摩托很快消失在夜幕中,两名队友突然发现姚仁全没了踪影,便立即返回原地,却发现姚仁全已昏倒在地。

  这时,高永乐才想起,混乱中,姚仁全用手使劲撑着腰部,指着歹徒逃跑的方向,似乎要追上去,却怎么也迈不动步子……

  “你没事吧?”

  “没事,快追!”

  高永乐记得,这是他和姚仁全最后一次对话。

  那一晚,姚仁全是替工友值夜班的。队友陈志国伤感地说,那两天他正好感冒,发高烧。姚仁全得知此事,当即表示帮忙值班。

  姚仁全的妻子刘瑞敏没想到,丈夫走得这么突然。4月14日晚8时20分,屋外暴雨如注。姚仁全正在耐心地教女儿写字,抽空,他还往老家打了个长途电话,关切地询问年近八旬的老母亲身体好不好,顺便商量一下回家建房的事。结婚整整10年,他和妻子还没一间像样的房子,他觉得愧对妻子。他仔细地询问了盖房子的材料需要多少钱,对妻子说:“放心吧,你很快就有一个自己的家了。”

  值班的时间快到了,姚仁全抓起雨伞就要走,刘瑞敏一把拉住他:“算了,不要去了,每晚留着我们娘俩在屋里头,真的有点害怕。”“不行,答应了别人的事就得守信,我值完班明早就回来!”这,是姚仁全留给妻子的最后一句话。    

  清贫的生活中,他选择成为好丈夫、好儿子、好爸爸

  从姚仁全上班的协警室,步行到他租住的平房,约七八分钟。几只毛绒绒的小鸡在门口嬉闹,全然没有察觉到主人的离去。刘瑞敏告诉我们,因为收入低,丈夫常会想些办法来增加收入,这些小鸡才抓回家没养几天。

  简陋的屋子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两条长凳,刘瑞敏说,生活虽然清苦,他们夫妻的感情却很好。每天晚上睡觉,姚仁全都把妻子的脚搂在怀里,因为他知道,无论春夏秋冬,妻子的脚总是冰凉的,不捂暖就睡不着觉。说到这里,刘瑞敏再也抑制不住泪水……

  为了过上好日子,姚仁全拼命干活,省吃俭用。有一次,刘瑞敏打电话给外出几天的丈夫,想悄悄地说几句心里话,不想丈夫却匆匆地说:“过两天就回来了,省点电话费给孩子买点吃的不好吗?”这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她铭记心头。

  虽然深爱着妻子,姚仁全却一直为没让妻子过上好日子而内疚。这一点,刘瑞敏很是理解,因为姚仁全有一个最大的心愿,那就是先给家中的老母亲盖一间瓦房。5年前,他们终于攒够了一笔钱,买了些新砖瓦,将一间废弃的老房修缮一新,给母亲盖了间房。刘瑞敏说,房子造好了,姚仁全高兴得不得了,她从没见过他这么开心。

  姚仁全平时省吃俭用,但是对女儿却很大方。在他家简陋的屋子里,挂在墙上的一块智能学拼音黑板,算得上家里“豪华”的东西了。桌子上的一只抽屉,是专门留给女儿放学习用品的,漂亮的水彩笔、文具盒、彩色图书一应俱全。只要有空,姚仁全就会陪女儿读书。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像城里的小孩一样,学知识,不要像他自己一样没文化”。    

  四海为家的务工生涯中,他选择助人为乐

  今年年初,姚仁全一家来到马仁桥村务工。在去村协警队上班前,姚仁全常在这个村打点零工,不少村里人都很熟悉这个喜欢帮助人的年轻人。

  建筑包工头“阿九”说:“姚仁全干活从不偷懒,人前人后一个样。做事这么认真的人,这几年还真不多见。”

  来乐清前,姚仁全在北京务工10年之久。刘瑞敏在北京做保姆,姚仁全则当环卫工人。由于勤快,姚仁全后来被介绍进了建筑工程队。通过多方联系,我们联系到了姚仁全曾工作过的北京市胡各庄建筑公司第六工程处,拨通了经理雷俊生的手机。一提起姚仁全,他便说:“我认识呀,他的女儿就是在我们这里出生的。”

  据雷俊生介绍,姚仁全是工地上最肯吃苦的一个,什么粗活累活都抢着干。每晚下班,他总是最后一个走,将散落在工地上的工具一一拣起来堆放好。有时工地要加班加点,姚仁全会自觉地加入。姚仁全以其出色的工作,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

  得知姚仁全因公殉职后,雷俊生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好久才说:“这样的人走了,真让人心疼!”

  我们还拨通了英雄老家——安徽省颖上县孔洋村大庄队党支部书记孔凡山的电话。孔凡山记得,最后一次见姚仁全,他正回家为老母亲盖房。村里人到现在还不敢将消息告诉他的老母亲。孔凡山说,姚仁全是家乡父老的骄傲,村里会好好照顾他的家人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新闻 00002 不平凡的选择 本报记者 施晓义 通讯员 金新安 叶长一 2007-4-22 48256F32002924A6482572C1004CD3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