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一季度我省进口增长强劲
· 我省95%农户有了房屋保险
· 难忘三年“驻村情”
· 下城区用“孩子的眼光”查找不安全细节
· 昔日猎人捐出“猎枪证”警示世人
· 脱贫农民的新生活
· “泥腿子”跳起了华尔兹
· “我们的心都碎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纪录片《天堂飞羽》感动打鸟人
昔日猎人捐出“猎枪证”警示世人
  本报杭州4月21日讯(记者 戴睿云 通讯员 盛洁桦) 今天上午,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在西湖博物馆举行。在看了摄影家祝辰洲花十年时间拍摄的西湖野鸟纪录片后(本报4月12日一版曾予以报道),杭州人章荣洲决定将自己收藏的“猎枪持有证”捐给西湖博物馆,以警示世人保护西湖生态。西湖博物馆馆长吴胜天说,虽然不贵重,却是一份特别有意义的捐赠品。

  捐赠仪式穿插在祝辰洲为学生们举办的《天堂飞羽》讲座中。介绍章荣洲时,祝辰洲幽默地称其为同行——和他一样的“打鸟者”,不同的是,一个用的是摄像机,一个曾经用的是汽枪。两人一交流,发现观测鸟的时间一样,都在傍晚;而“打”的瞬间也相同,都在野鸟起飞或降落的时候。

  “以前打鸟的时候,从来没仔细观察过野鸟。看了纪录片《天堂飞羽》,才知道它们这么美,真是悔不当初。大家都应该保护它们。”章荣洲说,过去麻雀是公害,所以打鸟成了他的乐趣。退伍后,他拿到了杭州市公安局发的“猎枪持有证”,就拿着火药枪打鸟了。那时候,死在他枪口下的鸟不计其数。

  祝辰洲从章荣洲手里接过“猎枪持有证”,感动地说,这是他拍摄西湖野鸟最宝贵的副产品——因为他的拍摄增加了人们爱鸟的情感,不再忍心去伤害野鸟了。

  章荣洲表示,虽然这张证不算罕见,但他希望以此唤起更多人对野鸟保护的关注。今天来听讲座的杭州市环保志愿服务总队的李建国说,这个故事是最生动的环保教材,他一定会讲给更多人听。西湖博物馆表示,会好好珍藏这份捐赠品,并将今天结束的《天堂飞羽》图片展延期,希望更多市民保护野鸟、关注西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昔日猎人捐出“猎枪证”警示世人 2007-4-22 48256F32002924A6482572C40045BF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