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温州出现民营资本回归潮
· 努力实现我省高等教育新跨越
· 二○一○年浙江初步进入城乡全面融合阶段
· 乘乌篷船游古城
· 过上了有保障的生活
· 徐启雄破译元代名画《元世祖出猎图》防伪落款
· 世界首座阿基米德桥样桥将建在千岛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人回乡 厂回迁 钱回流
温州出现民营资本回归潮
  本报讯 (记者 王纲 方海) 在外温州民企民资出现了一股持续的“回归潮”。温州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温州新引进在外温州人项目11个,实际到位并投入的资金达1.17亿元。2006年在外温州人回乡投资势头强劲,企业回迁、资金回流,全年回乡投资的项目147个,占新引进内资项目的58.57%;项目总投资92亿元,实际到位并投入的资金17.59亿元,占全年实际内资到位资金的54.26%。

  温州民企众多、民资丰厚,但由于土地资源等制约,一度出现企业外迁、资金外流等现象。近几年,温州市委、市政府着力实施招商选资工程,不仅在“以民引外、民外合璧”上成功探索了一条开放型经济之路,而且通过“百项千亿”工程加速改善基础设施,同时提高效能、改善政府服务,激发了在外温州人回乡投资再创业的积极性,为温州推进“第三次跨越”注入了新的活力。

  诸多高科技项目今年回归温州。北京凯工集团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发的高科技矿井风机全三维设计技术项目,总投资达2.32亿元,其新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总投资2.1亿元的生活垃圾环保机械设备项目,引进了世界领先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和烟气处理技术。在去年温州人回乡投资的147个项目中,属于“三大经济增长点”的现代服务业、临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温州市国内招商中心的王晓东认为,回归的民企将对温州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产生积极作用。

  准备投入2亿元回老家创办企业、生产高端产品的欧通电气集团总经理杨选荣说:“现在政府办事效率挺高,仅半年时间就完成了项目前期工作,现正在办理供地手续。新项目明年可投产。”据了解,欧通电气新项目在瓯海投产后,将在温州形成年产500万套各类高、中、低压开关柜及电气元件的生产能力。杨选荣说:“本项投资金额几乎就是公司近年来的所有积累,今后温州就将作为集团总部,统领企业在上海、浙江、福建等地7家公司的整体运作。”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像“欧通”这样回乡再次创业的现象在温州很多,仅瓯海区就还有何志光、王国强等民营企业家回乡投资温州仪格机械有限公司、亿通科技有限公司等。在龙湾区,去年新引进的项目全部是在外温州人回乡投资项目。温州经济学者张一力告诉记者:“温州民营经济特色鲜明,很多产业都已形成了严密的产业链和庞大的产业集群,一旦突破一些发展瓶颈,回乡创业再发展将成为许多民企的选择。”他认为,温州人经济的优势正在转变成温州经济优势,提升着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温州出现民营资本回归潮 2007-4-20 48256F32002924A6482572C10055F262 2